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青岛开发区:个性化培训拓宽就业路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7月17日 09:57
    7月,青岛开发区第二公共实训基地里,针对富余劳动力的叉车驾驶、焊接、汽车维修等各种培训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红石崖街道办事处郝家村村民殷成雷最近刚从这里学完了叉车驾驶培训,拿到了《叉车驾驶执业资格证书》和《特种作业操作证》,政府报销了全部的学费,有了一技之长的殷成雷后来应聘到青岛浮法玻璃有限公司,月工资1000多元。为此,殷成雷笑得合不拢嘴:“政府真是给俺送了个好饭碗啊。”
    殷成雷只是青岛开发区已经接受培训的3万余名城乡劳动者中普通的一位,这样的免费培训在青岛开发区已经开展了5年。青岛开发区根据城乡富余劳动力的年龄、知识层次、创业能力等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进行了形式多样的个性化免费培训,架起了全覆盖的培训网络。
    开通“技能直通车”。针对那些年龄在20至45岁、无技术、创业难度大或由就业转失业的农村劳动力,青岛开发区在6个办事处设立了培训点,开展“技能直通车”服务活动,把技能培训送到了他们家门口,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报名参加电工、电焊工、叉车驾驶、汽车维修、计算机操作等专业的免费技能培训。自2005年开展“技能直通车”活动以来,有6000余名城乡劳动力就近、就地获得了培训。  
    开展专项技能培训。针对部分农村劳动力年龄较大、文化素质偏低的实际情况,青岛开发区在农业区开展了山鸡养殖和茶叶种植专项技能培训。针对没有一技之长、技能素质偏低、就业困难、长年闲置在家的“4050人员”等,青岛开发区从外地聘请有丰富钩编经验的师傅对其进行适当技术培训,培训完成后主要从事一些外贸半成品的手工钩编加工。这种投资小、风险小、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没有学历年龄限制、在家里即可完成的新型劳动模式,开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的新途径。
    举办定向订单式培训。青岛开发区紧密结合驻区各企业的用工需求,针对城乡劳动力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关企业和工种,采取企业“下单”、区培训中心“出单”的形式,有目的地进行订单式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为海信集团、佳世客、城建集团等10余家企业定向培训近千人。
    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对于初中毕业不能继续接受教育的新增劳动力,在青岛开发区可以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基地设在技工学校,开设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学制一般2—3年,毕业后安置工作,就业率达98%以上。2006年上半年,青岛开发区出台了关于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的优惠政策,凡本区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每人每学年可享受1000元的学费补助,属农村低保家庭的,可享受全额补助。
    实施创业培训“孵化”小老板。针对那些年龄偏大,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城乡劳动力,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以鼓励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青岛开发区专门建立了创业指导中心,以此为平台,建立了区、街、居三级创业工程服务体系,为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专家诊断服务、项目推介服务,创建了科学高效的组织工作机制、培训工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后续支持机制。自开展创业工程以来,青岛开发区共培育“小老板”900余名,涌现出李顺欣、薛维海等20余名创业典型,带动就业逾2000人,青岛开发区园林绿化公司总经理庞焕德还荣获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称号。
    “农民点菜、政府埋单”的免费培训,使青岛开发区大批城乡劳动力走上了新的就业岗位,实现了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就业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已培训城乡劳动力30000人,免费培训成为促进城乡就业的发动机。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