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让很多人都想前往一探究竟。
近年来,长沙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一路飞奔,不断刷新行业纪录:一只卡通“蓝猫”,让全国1000多家电视台竞相追逐,创造了我国卡通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并伴随着衍生产品的开发,已走出荧屏、走向世界;从编辑到出版,7天时间推出一本《中国男孩洪战辉》,短短3个月内销售240多万册;文化演出长盛不衰,田汉大剧院等雅俗共赏的大型演艺场所,演出几乎天天爆满;和光影视公司等国家甲级影视制作单位推出的《恰同学少年》等多部电视剧,创下央视近年来收视率新高……图书出版、影视制作、动漫卡通、文化演出,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多个领域,长沙都让人刮目相看。
一组数据让人振奋:2006年,全国原创卡通节目总产量8.1万分钟,长沙制造的就达3万分钟;2006年,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为360亿元,增加值达170亿元以上,占全市GDP的10%,占全省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的半壁江山,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更让人振奋的是,长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大大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蓝猫”、“虹猫”等一批动漫领域的自主品牌迅速崛起,走出了一条原创动漫独特的发展道路。
一个位居中部、经济还不十分发达的省会城市,为什么能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异军突起?我们到三湘大地寻找答案。
动漫产业打响原创品牌
“蓝猫”、“虹猫”等原创动漫形象迅速走红,使长沙动漫产业走在前列。更令人关注的是,长沙动漫企业在衍生品开发方面开创了成功的样板。
说到国产动漫,“蓝猫”不能不提。这个可爱的卡通小猫,在全国上千家电视台播出,深得小朋友的喜爱。《蓝猫淘气3000问》被誉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电子百科全书”,全长3000集,入选大世界吉尼斯最长动画片纪录。这个原创的动画形象,创造出中国卡通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蓝猫就诞生在长沙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园咸嘉湖西路362号,就是三辰卡通集团,公司门前挂着“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匾牌。走进这里,就像走进了卡通世界:墙上挂的是蓝猫卡通漫画,展厅里摆的是蓝猫商标的产品。50岁的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冷旭佳递过名片,上面也有一只活泼可爱的蓝猫,“要让更多人知道蓝猫”,他说,现在蓝猫已经走下银屏,衍生产品覆盖十几个行业,产品销售到15个国家和地区。
“长沙搞动漫起步并不早,当初我们到处去学习,那时全靠手绘,制作一集动画片要用一卡车纸,成本特别高。”冷旭佳说,三辰研发出“卡通动画制作技术集成系统”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动画制作的无纸化作业,动画制作速度提高10余倍,成本降低一半,效益提高一倍!
1999年,几个创业者在拥挤的办公室里创作了“蓝猫”形象。那时,他们压根没有想到,未来的蓝猫能扛起国产动漫行业的大旗,更没有想到小小的蓝猫能掀起原创动漫的高潮。
“2002年,我们开通了蓝猫声讯电话,电话一天都没断过,小朋友都想跟蓝猫说话。他们把自己的奖状、零食寄给蓝猫,收到的信件一麻袋一麻袋的,我们的主创人员一封封给观众回信,心里特别感动。”回忆起蓝猫在2002年迎来的发展井喷期,冷旭佳仍然非常激动。
2006年,蓝猫相关衍生品销售额已经达到12亿元!这只中国的小猫还被英国埃格蒙特国际出版集团看中作为形象代言人。一个原创的动漫形象,居然成就了一个大市场!“从一开始我们就在做自主品牌,坚持走原创之路,目前我们的制作队伍有近900人。”冷旭佳说。
《蓝猫淘气3000问》一炮走红,长沙动漫行业从此提速!长沙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从产业政策等方面积极予以扶持,鼓励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和管理创新,近年来动漫产业日益壮大,另一家动漫卡通公司宏梦卡通集团创作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快速启动市场,走向全国,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
湖南宏梦卡通集团副总裁许龙说:“我们公司2004年5月成立,原创的《虹猫蓝兔七侠传》4个多月制作了108集,去年公司做了1.1万分钟的节目,广电总局授予我们‘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的称号。”《虹猫蓝兔七侠传》热播后推出的配套图书,发行量已超过1654万册,刷新了我国儿童图书销售的最高历史纪录,销售总码洋达到1.6亿元。
目前,长沙拥有宏梦卡通、三辰卡通等原创动漫游戏制作企业10家,从业人员2万,衍生产品数千种,产值50多亿元。2006年原创节目生产总量突破3万分钟,占全国总量的35%。而在湖南,100多家动漫工作室通过计算机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功能,形成了“网络动漫军团”。这种网上平台具备1万人同时在局域网上生产创作的能力。这是动漫产业一种新的生产机制,正是这种资源整合使长沙动漫产业走在前列。
有数据表明,动漫产业与音像制品的关联度是1:9.1,动漫游戏与电信业的关联度是1:7。这种放大效应,显示了动漫产业的广阔前景。长沙已提出打造“中国最大的原创动漫之都”,动漫产业已成为长沙文化创意产业的一大亮点。
规划先行搭建发展平台
长沙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真正“像重视工业一样重视文化产业,像重视科技创新一样重视艺术创新,像重视经济环境一样重视文化环境”。
事实上,不仅是动漫产业,长沙在出版发行、娱乐休闲、民间工艺、文博旅游等领域都表现出色。而这一切的发展,与政府部门的引导、扶持密不可分。
2001年是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
就在那一年,长沙市制定了《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唐盛利介绍说,2001年,长沙市曾经出资100万,向全国征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长沙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唐盛利分析说:“有研究表明,当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文化创意产业会迎来井喷发展期。长沙那时的经济实力具备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规划出台后,长沙5年内启动了45个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系列扶持政策纷纷启动,在税费减免、工商注册等方面给予优惠,优先发展文化产业。这几年,一张蓝图管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长沙的文化创意产业得到大发展,做到了有规模、有速度、有品牌、有影响。”
2005年,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302亿元,增加值147亿元,占全市GDP的9.7%;2006年,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360亿元,增加值170亿元,占全市GDP的10%,占全省总量的一半左右,文化创意产业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成为长沙的一大支柱产业。
长沙人把文化创意产业分为八大板块,包括出版发行、娱乐休闲、动漫游戏、民间工艺、文博旅游等。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易肇沅告诉记者,长沙的民营文化创意企业特别活跃,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信心很足。目前,各区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性也不断高涨!
芙蓉区是长沙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城区,芙蓉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贺岱权说:“芙蓉区在长沙各区县中面积最小,土地少,我们就琢磨发展用地少的产业,我们的定位就是要做长沙的创意产业发展区!”他高兴地告诉我们,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及经贸洽谈会上,他们刚刚与外商签了约,准备建设“惟楚文化商城”,投资方将注资1亿元,建设总面积3万平方米的惟楚文化商城,地上7层、地下2层,引入出版、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希望创意产业的制作和销售企业在这里扎堆,让芙蓉区真正成为长沙的创意产业基地。我们将通过奖励、降低租金等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我们还有家信用担保公司,帮助创意企业突破资金瓶颈。”
2006年,长沙又制定《长沙市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把长沙建设成文化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创新能力较强、文化产业化程度较高、文化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特色鲜明,市场活跃、人才集聚、精品迭出,带动全省、领先中西部、辐射全国并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区域性文化中心。”
在长沙市及各区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纳入了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真正做到了“像重视工业一样重视文化产业,像重视科技创新一样重视艺术创新,像重视经济环境一样重视文化环境。”长沙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财政税收、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工商管理、国土规划等方面为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份“2007年长沙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重点扶持项目安排方案”。所谓“引导资金”,就是采取补助、奖励、贴息等方式,由长沙市财政直接拨款给重点项目,各区县还将拨出配套资金。这个引导资金总额每年至少2000万元,其中重点扶持的项目有(湖南)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今年仅此一项就达400万元。“这是今年新设立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各区县也设立了每年200万—1000万元的发展资金,明年这个数字可能还要增加。”长沙市文化局局长周杏武这样说。
长沙还十分重视创意人才的培养。对具有文化资源配置实力的投资者给予资金扶持,对文化人才的创作和经营成果,对纳税过100万元的文化经营业主,对国际或国家级的文化人才,给予重奖。通过实实在在的重视和重奖,培养出一批名主持人、名导演、名制片人、名出版家、名艺术家,为文化创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创新打造区域创意中心
“创作,创新,创造”,已经成为长沙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一个中部区域创意中心城市正在形成。
仔细探寻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因,一个共同的背景逐渐清晰。
文化底蕴厚重、文化消费旺盛、文化产品多样,使长沙创意产业的土壤特别厚实。
长沙人喜欢强调自己“敢为人先”
的精神,正是有这样的精神,长沙人敢想敢干,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走在前列。
长沙文化创意产业的每一次跨越,都有创新的内核。
一个创意,能够引发相关行业的大发展。在湖南第一师范,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馆长刘立勇告诉我们,“《恰同学少年》一剧热播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好评如潮,也迎来了红色经典旅游的热潮。去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这里的门票收入8000元,而今年同期门票收入11万元,有1万多游客来参观。很多旅行社原来没有安排这条参观线路,不少游客慕名前来,现在一天来的游客就有上千人。”
“创作,创新,创造”,已经成为长沙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
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泽珲说:“这几年长沙的文化创意产业名声在外,我们压力很大,更要动点心思往前赶。”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他有几个观点:第一,搞文化建设,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建设和谐文化,发展还是第一要务。第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赶潮流,立潮头。要用国际化的眼光、开放的思维,找准自己的特色,站在前面,不要跟风。第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能搞散而小、小而全,要有规模,湖南这几年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长沙要建成文化强市责无旁贷。第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重创新有创意,长沙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长沙人有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这是长沙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第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要注重平台的打造、品牌的创造。政府部门要建平台,长沙这些年来在规划的制定、政策的扶持以及落实协调方面,都下了功夫。正是有了这些支持,长沙的文化创意产业才一直在加速发展。
陈泽珲说:“对文化创意产业,长沙市委、市政府‘高看一眼,厚爱一筹、先人一步’给予扶持,这几年市里投入200多亿元发展文化事业,今年的2000多万元引导资金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帮助创意企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为长沙文化发展划定了定位————“文化名城、休闲之都、创意中心”,长沙将以“创作、创新、创造”为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建设一批特色创意园区、创意街区,壮大数字传媒、出版印刷、艺术创作、广告设计、民间工艺等创意产业,让长沙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创意中心。金鹰卡通产业科技园、湖南网络文化产业园等重大文化产业工程开始实施;未来5年长沙市将投资25亿元,打造“中国动漫之都”……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了长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了长沙的自主创新能力。1996年,长沙的经济结构实现三、二、一产业顺序,此后,第三产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9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9.8%,拉动经济增长7.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8%。长沙,希望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通过自主创新的力量,给未来的发展装上新引擎。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山上的钟声穿越千年历史悠悠回荡,湘江中的碧水轻轻拍打着两岸,穿越这个城市,感受着解放路酒吧一条街释放年轻的激情,历史和现代在这里交织。长沙,又将在新的画卷上描绘出创意创新的完美篇章。

一位小朋友正在和卡通装扮的工作人员逗玩。长沙动漫产业近年来培育的“蓝猫”、“虹猫”等原创形象深得广大小朋友的喜爱。

2004年长沙创意企业
行业分布情况(单位:个)

2004年长沙创意企业营业收入
行业分布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