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安徽:六项措施强壮“工业脊梁”
文章来源:新安晚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8月17日 09:01
      做强优势产业
      汽车、工程机械、电器设备等产业,安徽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今后这些行业将要重点推进,进一步做大做强。
      省长王金山指出,安徽要顺应机遇,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推进电子信息、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纳米材料等高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矿山、建材、冶金、环保等行业重大技术及成套装备,着力培养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高增长产业群,力争“十一五”末,这些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长值的比重达到40%。
      推进“三大城市群”
      产业集群式发展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要着力改变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链条较短的现状,以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为牵引,积极打造产业密集带,把合肥、沿江和沿淮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煤电产业基地。
      打造安徽工业旗舰
      加大扶持和引导,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战略性重组,培育更多的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的大公司、大集团来安徽发展。
      在加强大企业大集团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全民创业行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形成众星拱月的良好格局。
      向科技创新要效益
    按照创新型安徽建设的目标,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培育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的素质和发展层次。
    加强“节能减排”
    发展工业不能牺牲资源和环境。
    安徽省将重点推出钢铁、煤炭、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同时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责任追究。特别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提高环保市场准入的门槛,如果“节能减排”不能达标,土地和信贷一路红灯。
    降低工业化“成本”
    安徽省将壮大生产服务业,特别抓好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和先进制造业相关的信息咨询、技术教育、金融保险、仓储服务和售后服务业,降低我省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