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安徽:省会经济圈"金三角"具备三大优势
文章来源:安徽商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9月12日 16:06
      由肥西县三河镇、舒城县杭埠镇、庐江县同大镇组成省会经济圈的“金三角”试验区,作为省会经济圈具有先试先行权的“新特区”。这一构想是今日在合肥首发的《中国省会经济圈蓝皮书——合肥·六安·巢湖发展报告》提出的。省会经济圈“新特区”构想缘何看好三镇?蓝皮书执行主编、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表示,区位、产业基础和合作关系是主要原因。
      蓝皮书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构建省会经济圈,中心城市尤其是一些较大的城市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行政区划,还可以通过相邻城市合作,形成协作机制。作为蓝皮书执行主编、构建社会经济圈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开玉表示这一构想源于深入调查和研究。“金三角”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三河、杭埠、同大三镇分属经济圈内三市,但恰好处于三市交界,距合肥滨湖新区非常近,有利于接受中心城市辐射。“金三角”交通得天独厚,合界高速公路、合九铁路在这里交会,国省干线公路穿境而过,还有邻近合肥航空的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为工业、商贸物流等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金三角”拥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而且和合肥已经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和良性互动。2002年,同大镇成立了同大江淮车身附件有限公司,5年来,带动发展了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发展,汽配基地已初具雏形,总投资达3亿多元。杭埠工业区的新材料等产业已初步形成气候。更重要的是,“金三角”地区企业一直与合肥高校、科研机构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不断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庐江县借助合肥科技优势,推动企业与合肥大专院校和科技企业的交流,使得科技含量较高的磁电产业在当地快速发展。
      蓝皮书提出的“新特区”还是一个合作带动的试验田,专家表示,三河、杭埠、同大三镇在经济发展中已体现良好的合作,但因为行政区划的不同,各自还不可避免地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成立“新特区”,三镇享有同样优惠的政策,将使这种合作发展更加明显,调动三方的积极性。
      给予特殊的政策、扩大招商引资、突破行政体制局限,王开玉认为,“金三角”试验区是一个构想,一旦付诸实践,还应该赋予先试先行的“试错权”,如同国家给予重庆新特区“试错权”一样。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