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机会来了 民营经济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突破口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9月26日 15:22
  辽宁阜新转型模式样本解读
  尽管从内蒙古大漠吹来的劲风没有家乡那样温润,尽管自己经营的产业没有家乡那些商界巨子那样风光,洪作瑞,这位46岁的温州商人依然在阜新坚守了7年,如今他经营的"骨里香"熟食店已经在阜新开了3家分店,他本人则当选为阜新市温州商会副会长。"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洪作瑞坦言,他已经深深喜欢上了阜新这块创业的热土。
  与洪作瑞一样,更多的创业者接踵而来,来到这座煤电之城,来到著名作家谢友鄞笔下的"边地",或经商,或办厂,阜新的民营经济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所有这些正在为这座曾经创造过光荣的城市书写新的希冀和梦想。
  转型之痛
  阜新与煤炭有着不解之缘,因煤而兴、因煤而衰,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随便与稍微上点年岁的阜新人"打唠"(辽西方言,指闲聊),他们都能给你讲上一些这座城市昔日辉煌的过去。
  阜新市有关部门给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一五"时期,全国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就有4个建在阜新。50多年来,阜新累计为国家贡献煤炭5.6亿吨,发电1600亿千瓦时。
  但时至今日,这里的煤炭资源却已近枯竭。资料还显示,阜新煤炭可采储量仅剩余3.3亿吨,而且处于深煤层,开采成本高,难度大。
  艰难的转型之路摆在阜新人面前:70多万市区人口,下岗职工近16万人。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
  2001年底,阜新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惟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并批准了"转型复兴计划"。
  阜新的机会来了。
  从游牧业到农业,从工业到商业,再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时间的短暂甚至都容不得阜新人有太多的思索,一切嬗变都不期而至。
  "这座煤炭资源虽然枯竭了,但其他资源并未枯竭,精神并没有萎顿。"很多当地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提及的一句话,让记者感慨良多,希望也许就在这里。
  活力之源
  2006年6月,阜新当地党报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阜新的差距在民营,潜力在民营,希望也在民营。"
  让民营经济成为活力之源,让民营经济成为转型的依托,早在被国务院确立为转型试点城市之初,阜新市就把"民营为主,市场运作"确定为经济转型的基本方针之一。
  "除了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以外,阜新所有的领域都可以向民营资本开放。"在去年8月召开的"全国民营企业资源型城市转型---阜新行"(以下简称民企阜新行)活动中,时任阜新市代市长的潘利国就给各地与会的民营企业家吃了一个定心丸。
  河南双汇集团堪称参与阜新转型的"先行者"。早在1998年,河南双汇就投资9000万元在阜新设立了阜新双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阜新转型以来,双汇集团加大了投资力度,生猪屠宰加工能力现已达100万头。以2005年为例,阜新双汇的销售收入就达到15亿元。
  "15亿,这个数字与阜新过去赖以生存的煤炭产业年产值相当,"阜新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爱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一家企业,就可以带动2万个农户养猪致富。"
  来自辽宁省统计局城调队的一份资料显示,阜新的民营企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经济转型中以其独特的优势,强劲的动力迅速发展成为阜新的经济主体之一。
  记者了解到,目前阜新市民营经济创造的产值已经超过全市半壁江山,阜新市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更是提出,到2010年,民营经济要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0%。
  阜新市民营经济在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下焕发的生机和活力,得到了各级官员的充分肯定。在"民企阜新行"活动中,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许卫国感慨地说,"实践告诉我们,阜新转型的亮点在民营企业";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褚平则认为,"阜新的战略转移方向与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他说,当前许多民营企业家正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有的正在延伸产业链向基础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拓展,东部发达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也正在进行梯度转移,阜新独特的资源和产业基础如果与民营企业特点相结合,一定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竞争力。
  成长之基
  在记者多次入住的阜新市迎宾馆,正门看上去很有些星级酒店的气势,但酒店主楼的背后空地上却长满了萋萋的荒草,这就是转型中阜新的一个缩影,建设与规划,传统与现代,阵痛与新生,矛盾之中孕育着变化,变化之中生成着超越。
  好在,阜新人毕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棚户区改造工地上忙碌的工人,商业街熙攘的人流,店铺开张的鞭炮声,漫步在阜新市的街头,一个崭新的阜新甚至让人有些目不暇接,虽然人们有时依然想起昔日的荣光,虽然人们面对新事物有时依然不能马上转过弯来。
  8月30日,潘利国在接受央视《对话》节目记者采访时说,转变观念是阜新转型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就是要用观念上的突破带动实践上的突破。拿煤矿破产来说,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实现产业转移,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我们倡导自主创业,通过自谋职业实现了多种形式的再就业,如今阜新人的就业观念已经实现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曾经在阜新当过多年矿工的著名作家谢友鄞也以敏锐的视角发现,过去当地瞧不起做买卖的蒙古族人开始经商了,很多农村人走出家门去国外作劳务了,头几年还空荡荡的开往省城沈阳的城际列车现在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年轻人已经不像父辈们那样只把眼睛盯在"煤"上,他们开始抬起眼睛看外面的世界,并开始行动走出了家门。
  走出去,请进来。观念一变,天地骤然宽阔。同样在8月30日,同样在央视《对话》节目现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张国宝感慨地说,经过3年的探索实践,东北振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从人们的精神面貌和东北大地上发生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重大战略决策的正确性,东北干部群众原来的埋怨和失落感没有了,人们的观念从要政策转变到了要创新。
  阜新给洪作瑞们带来了物质上的财富,洪作瑞们给阜新人带来精神上的砥砺。一个全民创业的图景在阜新已经隐约可见。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民营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阜新民营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首先是经济结构趋向良性,民营资本逐渐向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新兴产业转移,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其次是骨干企业快速成长,科技创新有所提升,形成了新的比较优势。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