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9月28日 15:19
    国家统计局9月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宏观调控与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体制改革等密切结合,多管齐下,标本兼冶,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避免了大起大落,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向着健康快速稳定方向发展。
    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实力不断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措施,更多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严把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宏观调控初见成效,工业经济避免了大的起伏波动。2003年—2006年,工业生产增速分别为12.8%、11.5%、11.6%和12.5%,工业沿着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稳健前行。2006年,工业增加值达到90351亿元,比2002年增加429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7.9%,平均每年增长12.1%。
    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工业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迅速增加,由2002年的18万个发展到2006年的30多万个。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发展。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504亿元,比2002年增加13720亿元,增长2.4倍;税金总额14454亿元,增加8217亿元,增长1.3倍;产品销售收入313592亿元,增加204106亿元,增长1.9倍;资产总额291215亿元,增加144997亿元,增长99.2%。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工业,2006年完成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1%,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从工业产业内部结构来看,能源原材料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对国民经济形成强有力支撑。钢产量自2003年以来连续跨越2亿吨、3亿吨、4亿吨三个大台阶。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其中部分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装备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稳步提升,有力推动了传统行业技术升级。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取得成效,产品结构有所改善。2006年6月前,全国共关闭煤矿5900多个,淘汰非法和落后煤炭生产能力1.1亿吨。电解铝行业淘汰落后产能120万吨,绝大多数企业已使用先进的焙槽技术。水泥行业先进生产力发展迅速,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超过50%。钢铁行业已全部淘汰了平炉炼钢。
    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涌现出一批技术水平高、规模效益好的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我国工业最
    有实力的代表。2006年工业企业集团拥有资产1624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的55.8%。
    三、不同区域工业经济都得到较快发展
    2006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现价工业总产值、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分别为213441亿元、175422亿元和211620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9倍、1.2倍和1.9倍;中部地区分别为43539亿元、45074亿元和42979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9倍、90%和2倍;西部地区分别为35248亿元、45437亿元和34766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9倍、83.9%和1.9倍;东北三省分别为24361亿元、25281亿元和24228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6倍、51.5%和1.5倍。不同区域间的工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