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形成集约优势 延长产业链条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0月10日 10:39
日前,江铃控股第一辆乘用车陆风风华投产下线,这标志着南昌实现了多年来的"轿车梦"。紧接着,9月23日,"2007南昌(小蓝)汽车产业集群论策峰会"也隆重召开。伴着一个又一个的喜讯,小蓝经济开发区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的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集群特色日渐显现,小蓝汽车工业城正在崛起。
荒滩5年变新城
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5年前,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大部分还是一片荒山、荒漠和鱼塘;如今,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工业园迅速发展成为江西最大的省级开发区。近几年来,为了省级工业园区建设,小蓝经济开发区根据自身发展状况,一年一个定位,一年一个变化,到现在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工业新城。
据介绍,小蓝经济开发区从2002年3月起步,原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国土资源部核准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开发区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走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已步入良性运行、稳步发展阶段。连年被江西省政府评为全省工业崛起"六大指标综合先进单位";曾被江西省评为江西工业崛起园区发展专项奖销售收入值第1名、招商引资10强工业园区、江西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招商引资先进工业园区、先进工业园区等。经过几年的努力,2006年3月8日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省级开发区。
到目前为止,落户企业445家(其中外资企业42家,全球500强企业8家),开工企业362家,投产企业264家。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工业增加值3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1%和64%。
今年1月至7月,实现工业总产值81.3亿元,同比增长49.76%;主营业务收入80.2亿元,同比增长53.96%;税金3.3亿元,同比增长35.63%。吸纳从业人员3.4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7家。
小蓝经济开发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借助于与江铃汽车特殊的地缘优势,小蓝经济开发区以江铃汽车为依托,按照整车带动零部件,零部件促进整车竞争力提高的集群式发展思路,努力打造小蓝汽车工业城,形成"江西汽车在南昌,南昌汽车看小蓝"的品牌效应。目前开发区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特色日渐显现。
现有江铃控股轿车和江铃股份商用车两个整车项目,以及53个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其中江铃下属公司13家。2006年汽车工业产值达到23.4亿元人民币,税收1.04亿元人民币,安排劳动力就业约8000人。
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据介绍,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长安集团和江铃集团合资组建的江铃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整车项目进展顺利,已正式进入国家发改委轿车目录,并获得生产许可证。目前冲压车间已经建成,焊、涂、总装车间正在加紧施工。日前,江铃控股第一辆乘用车陆风风华投产下线;另一整车生产项目,江铃汽车股份公司小蓝新基地建设项目,自2006年8月22日签约以来,取得积极进展。项目用地已获江西省政府审批,江铃、福特和小蓝三方密切沟通,正在就产品规划和建设规划进行认真扎实的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年底正式启动建设。江铃股份将依托福特的支持,把小蓝新基地建设成为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标准工厂。这两个整车项目奠定了小蓝汽车工业城的坚实基础,随着整车项目的快速推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和服务商来小蓝投资兴业。
如南昌宝江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是采用国际标准进行汽车部件制造,用钢材及其他金属材料加工、配送、仓储、销售为主营业务的现代化加工配送企业。目前南昌宝江主要为江铃汽车及其零部件厂提供汽车钢材剪切加工配送服务。在服务好江铃汽车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开拓市场,辐射南昌地区其他汽车、家电及机械制造企业,最终成为南昌地区中、高端市场的钢材加工配送基地。
南昌江铃汽车集团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是江铃汽车集团公司针对我国汽车市场发展状况,与意大利VM公司达成技术引进协议,引进两款该公司2001年推向市场的R425DOHC/R428DOHC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技术的背景下成立的。公司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国内一流的发动机生产基地,为国内整车厂提供高品质的洁净绿色环保柴油动力;
南昌江铃集团天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于2006年4月落户小蓝经济开发区,是由重庆天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江铃控股三方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合资公司。公司总投资4.2亿元,系江铃的下属子公司及重点配套企业,主要从事CV乘用车系列等冲压件和焊接件的生产和销售。
江西华昌科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主要客户是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它主要经营汽车仪表板及其他家用电器注塑件的生产及装配。
江西江铃秦川电器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汽车线束、灯具等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经营。主要客户有江铃五十铃汽车、江铃控股、长安汽车等知名汽车制造厂商。
江西江铃李尔内饰系统有限公司是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和李尔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主要业务为设计、生产、销售用于各类汽车、改装车、变形车的全套座椅、海绵,生产能力为年产汽车座椅12万套,等等。
目前,小蓝经济开发区内汽车零部件生产已涉及到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空调、汽车内饰件、汽车覆盖件、汽车线束、后视镜、车灯、油路系统、底盘系统部件、有色金属压铸、汽车钢板剪接件、冲压件等多种相关产品,汽车产业链正在不断延伸,产业自我配套能力正日益加强,小蓝开发区将成为江西汽车零部件企业最为集中的工业园区。
全力打造小蓝汽车工业城
2007年,是小蓝经济开发区5年新跨越工程的上台阶之年,开发区的定位是"重大项目推进年",其中主攻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全面提升重大项目。为此,开发区的思路是主攻汽车,重点突破。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在南昌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主攻方向的小蓝经济开发区建设,力争尽快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
因此,小蓝经济开发区把做强做大汽车汽配业作为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的主要突破口,全力打造小蓝汽车工业城。一是完善规划,合力扶持。详细规划汽车工业城布局,制定汽车产业招商政策,在项目供地上优先安排,在政策、资金扶持上重点倾斜。二是紧抓龙头,全面提速。付出最大努力,重点服务好江铃控股、江铃股份、江铃发动机等龙头企业,全面推进与美国李尔内饰、韦世通和加拿大迈格纳等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企业合作,确保相关项目顺利引进、开工、投产。三是筑实平台,做好承接。力争尽快完成汽车城项目的"六通一平"建设,以加快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步伐。
小蓝经济开发区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内容,而提高汽车产业集聚水平是发展主导产业的最重要举措。
未来,小蓝经济开发区将以江铃为龙头企业和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要产品,在开发区内最大限度地完备配套能力,延长产业链,形成相互关联和支撑的群落集约优势。在纵向上,做好主导产业的上下游配套工作,在上游,支持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在技术上引导产业提升;在下游,支持企业在开发区设立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等;在横向上,在加工制造环节,把车用各类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配套引进来,将来还要向汽车装备、设备制造业方向发展,使开发区汽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未来的3年内,小蓝汽车工业城将形成30万辆整车产能,吸引1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就近配套,新增150亿元左右的产值、5亿元税收和3万人就业。小蓝汽车工业城将成为江铃汽车配套体系重要基地、江西省最大的汽车产业集群和中国汽车及零部件重要出口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