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循环农业 山西普及推广沼气牵引农村和谐发展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1月6日 12:49
“使用沼气真好!不仅火大、干净,还省时省力。”11月2日,芮城县郑村沟农民刘合群扳着手指向记者说起了使用沼气的好处。他还高兴地来到沼气灶旁演示起来——开关“啪嗒”轻轻一旋,蓝莹莹的沼气火苗忽忽上窜,不到10分钟,一壶水就烧开了。截至目前,山西省已新增沼气用户22.9万户,超额完成省政府年初下达的20万户沼气建设任务,全省累计有42.9万农户用上了沼气,每年为农民增收节支5.1亿元。
作为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村沼气建设,今年被省政府列入为民办的十二件实事之一,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省财政拿出2亿元来资助农村沼气建设,对每户补助1000元,各市县财政也拿出2.1亿元给予每户补助400元。除对沼气池建设给予补助外,对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和沼气技工培训也纳入到财政支持范围。随着各级政府支持沼气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沼气试点示范的效应逐渐显现,各地农民使用沼气热情越来越高,沼气建设开始出现了迅猛增长态势。
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随着沼气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地因地制宜,创造性地选择工程模式,逐步示范和推广以户用沼气为主的“四位一体”“一池三改”“猪—沼—果”等能源生态模式和利用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发酵生产沼气等技术,并在规模养殖场积极示范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泽州县,晋宏实业有限公司建起了18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工程,一期已解决了200多户农民的生活用能,二期可解决3000户农民的生活用能。本着多能互补的原则,秸秆气、太阳能等农村各类新型能源多样化发展,山西省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新能源格局正在形成。
沼气已成为山西省推进循环农业的一大抓手,为农村节能减排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个户用沼气池每年能产生25吨沼渣沼液,可满足3亩无公害瓜菜的用肥,可减少2.5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保护6亩森林的年生长量,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全省42.9万口沼气池年产沼气1.3亿立方米左右,折标煤8.93万吨。
为解决农村沼气建设长期以来 “重建轻管”的问题,全省狠抓沼气技工培训,成立了省、市、县三级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广机构,由县里组织具有一定土建基础的农民技工进行培训。截至目前,今年全省举办了农村沼气培训班35期,培训农民技工5598人,其中有4772人通过鉴定取得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沼气生产工执业资格证书。随着沼气用户的增加,全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沼气后续服务的支持力度,确保农户持久受益,做到“建得起,用得上,管得好”。晋城市将规划建设130个户用沼气服务点和100个大中型沼气与秸秆气化站服务点,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一体化、建管护一条龙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