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2月10日 10:34
眼下正是农闲季节,山东高唐县国能生物发电厂门口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辆辆满载着秸秆、麦草的农用车正准备过秤、卸车。东古城镇农民李福忠告诉记者:“没想到过去咱庄户人没处堆放的柴草现在成了电厂的‘口粮’,在收购旺季一天能给电厂提供近2000吨的原料。这不仅清洁了环境,还增加了收入,我这一车就卖了500元!”以秸秆等为原料的国能高唐生物发电厂,是聊城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而建的众多项目之一。
山东省聊城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种植面积达800万亩。据不完全统计,农作物秸秆每年可收集230多万吨,如用于发电,年可发电相当于一台16万千瓦发电机组。今年并网发电的高唐生物发电厂每年可“吃掉”秸秆30万吨,为农民增收3500多万元,而且每发1千瓦时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用燃煤降低95%。
像秸秆发电项目一样,聊城市近年来着力转变传统、落后的资源消耗型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项目,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齐鲁味精集团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味精,废渣经处理后变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黑水淬取后回收再利用,“两废”综合利用每年能产生1300多万元的效益;奥克特化工以玉米芯为原料自行开发出远销国外的工业品原料糠醛,年消化玉米芯7万吨,为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聊城全市20多条密度板生产线,上百万吨的废弃树木枝条为原料生产出成百万立方米的中、高密度板和复合地板。
循环农业带动了聊城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聊城市已建起超过100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果品生产基地,涌现出生态庭院近万户,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948元。通过积极引导农民进行沼气新能源建设开发,聊城探索出能源、生态、养殖、种植“四位一体”的生态模式。据了解,全市累计建沼气池25000余口,累计年产沼气130万立方米,节约标煤800余吨,年增收节支达6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