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构建省会经济圈 规划工作目前基本完成
文章来源:安徽商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2月12日 11:14
安徽省构建省会经济圈的战略行动,正从“畅想”转为下一步即将吹响的“集结号”。历经近一年时间编制的《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5)》评审稿,于12月11日接受了专家评审。在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后,将于年底前上报省政府。该《规划》力求通过集结合肥、巢湖、六安三市的力量,以一体化的模式,构建带动全省发展的重要“引擎”。
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
备受期待的省会经济圈建设,“蓝图”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最后一步。12月11日,省发改委在合肥市主持召开《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评审会,这也是就省会经济圈规划最后一轮听取专家意见,显示经济圈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安徽省委政研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的专家应邀到会。会议成立了专家评审委员会,与会专家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的汇报,审阅了《规划》文本和研究报告,认为《规划》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建设若干经济圈的精神,符合省委、省政府的战略要求,是一份指导性较强、并具有可行性的高水平规划。
根据《规划》编制单位的介绍,《规划》力求突破行政区划,推动合肥、巢湖、六安一体化发展,提升合肥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六安、巢湖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形成辐射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省会经济圈,使之成为新欧亚大陆桥和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结合点,成为联动沿江、沿淮城市群,引领安徽乃至中部崛起的战略增长极,带动安徽奋力崛起。简单而言,就是通过构建三市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合三市之力,达到1+1+1>3的效果。
经济比重超过全省1/3
根据《规划》编制单位的介绍,通过构建省会经济圈,力争到2015年,圈内生产总值达到65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占全省经济比重由2006年的28.9%提高到38%。其中,合肥城市人口接近4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占全省比重由2006年的17.5%提高到25%左右。
此间,南京方面曾提出了构建宁合都市圈的设想,以南京、合肥为中心,形成长三角的副核心城市群。《规划》编制单位对此予以呼应并介绍说,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群、沿淮城市群要融合发展,并通过形成宁合都市圈,集体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基本实现合肥成为长三角城市副核心城市的战略设想。
为此,目前框架下的省会经济圈,在与会多位专家评审看来,未来很有扩容的必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沈迟认为,像淮南这样的城市,与合肥的车程在1小时之内,未来迟早会融入省会经济圈;与会有专家同时认为,安庆、滁州等地部分区域,未来也可融入省会经济圈。所以,现在“至少要为它们留好‘接口’”。而居于皖中的省会经济圈,通过对沿江、沿淮地区“连接”作用的实现,未来对全省的整体带动作用则更大。
据省发改委介绍,在此次吸纳专家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后,《规划》将于年底前上报省政府。专家评审委员会在评审意见中也建议省政府尽快审议批准该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