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试验为何落户中部两大城市群
文章来源:新华社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2月18日 14:25
中部两大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试验区。作为首次开展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部试验区彰显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坚定决心,同时也表明我国探索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迈出了新的步伐。
五大比较优势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中部崛起研究中心主任吴永保认为,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比较优势明显:
首先是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两大城市圈位于中部地区的经济腹地,处于我国东西和南北的接合部和我国“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汇处。东承“长三角”,南连“珠三角”,北接“京津冀”,西启“成渝”,具有独特的综合区位优势。
其次是显著的综合实力和较强的增长潜力。长株潭城市群总面积占湖南的29.7%,人口占湖南的39.3%,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武汉城市圈总面积占湖北的31.1%,人口占湖北的51.2%,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三是密集的科教和智力资源。武汉城市圈科研院所密集,在校大学生92万人,在全国位居第二,科研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
四是产业基础雄厚,具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优势。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也是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五是市场发达,具有推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良好基础。武汉、长沙市均为我国的商务重镇。武汉城市圈不仅拥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69家,还拥有一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专业和综合商品交易市场。
三大目标齐指中部城市群
早在2006年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已经将发展武汉城市圈、皖江经济带、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中部地区四大城市群作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作为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推进战略。
湖北省社科院院长赵凌云认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专题性的探索,其市场一体化、“两型社会”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目标都指向了中部城市群,尤其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
近年来,中部城市群在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城乡、资源环境一体化方面正在采取措施积极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也先后出台。但是专家指出,融入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除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外,都是由行政区划经济导致的,需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加以解决,为我国以城市圈建设为主体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积累经验,为其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示范。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将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中部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能否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对“中部崛起”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落实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