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实施五大惠民工程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2月18日 14:34
临汾市的启示
说起2007年年初被关停的焦化厂,李学义到现在还有点心疼。
李学义是山西临汾金尧实业焦化厂的经营者,2002年他在临汾的龙祠附近投资修建了焦化厂。按照山西省的要求,这个焦化厂本该在2008年年底前关闭,但今年初就被关停了。“65米高、12米直径的大烟囱,一下子就被炸掉了。厂子就这么没了,我当时就哭了,说不心疼那是假的。”李学义告诉记者,“好在市政府不是一关就不管了,这不,市政府正帮忙牵线,联系一个新的环保项目,就在原厂址上重建。”
从2006年开始,临汾市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下降10%,5年降低35%。当年就关停淘汰473家落后污染企业。李学义办的企业,只是2007年临汾确定被强制关停的149家重点污染企业之一。
2006年,临汾市空气质量二级天数由2001年的14天增加到202天,一举摘掉了全国环境质量倒数第一的帽子。截至2007年11月25日,临汾市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82天,比2006年同期增加90天。
“临汾市的节能减排工作,是山西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和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的一个部分,是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发展做出的有益尝试,也是山西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在采访中谈及临汾的做法,山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清宪这样对记者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山西省广大干部群众对这一点体会很深。2005年以来,山西省提出要走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求发展、求富裕、求健康、求公平、求安定等主要内容,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今年11月中旬召开的和谐山西建设推进会上,省委提出,在和谐山西建设上要实施“五大惠民工程”:一是抓好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迫切要求;二是抓好创业就业工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干事创业、增加收入的迫切需求;三是抓好医疗健康工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的迫切要求;四是抓好社会保障工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解决生活后顾之忧的迫切要求;五是抓好住房安居工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住房状况的迫切需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1月下旬,在山西太行省级湿地公园,记者遇见了长治市后苇庄镇张祖村的李永军。今年40岁的李永军现在是山西太行省级湿地公园的游艇司机,他说:“过去真不知道什么是湿地,村里地少,没有生活来源,就到附近的漳泽水库捕鱼,为这没少跟水库闹矛盾。守着这片湿地,也种不了庄稼,村里办了个养殖场也没办好,只好打鸟,碰到什么打什么。”
山西太行省级湿地公园是2005年开始建设的,董事长高崇荣就是长治人,过去是做煤炭生意的。谈到建湿地公园的初衷,高崇荣说:“我是个民营企业家,也想为家乡做些贡献。多年在外做生意,算是有点儿见识,偶然发现这块湿地,就联想到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在长治开发湿地公园的想法就产生了。”
湿地公园让张祖村的村民开了眼,不少村民在湿地公园上了班。李永军告诉记者:“现在知道了湿地是块宝地,宝就宝在这水和鸟上。哪还有人打鸟啊,保护都保护不过来呢!”据湿地公园统计,目前湿地内有鸟类176种,植物300多种。
据了解,山西省的湿地面积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但湿地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作用重大。2006年省政府批准了《山西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规划中特别强调要采取划建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和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区等多种手段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仅如此,山西省还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和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工程为突破口,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发展。2007年上半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1%、25.7%、16.1%、22.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7.87%、0.1%、2.52%,削减幅度均居全国前列,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群众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能耗排污总体下降的可喜局面。
在11月中旬召开的和谐山西建设推进会上,省委书记张宝顺指出,“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与发达地区相比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更多,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更重,需要加倍付出努力。”为此山西省制定了“四项保障措施”,一是组织实施构建和谐社会主要目标及指标考评方案,二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保障,三是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入力度,四是建立干部下访制度保障。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村民张双勤今年59岁,是西沟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在张双勤看来,现在村里的孩子是赶上好时候了,不仅吃得饱、吃得好,连上小学、初中的学费和书费都不用自己交了。
和张双勤一个村的张买兴今年74岁了,身体看上去很硬朗,谈到现在的生活他很满足,“今年村里人都参加了合作医疗,从老人到小孩都有,一人一年交10块钱,两块钱住院用,8块钱平时买药。”
近年来,山西省改造和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476万平方米,全部县(市、区)达到“普九”标准。2006年免除了214.81万名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和104.65万名贫困家庭学生的课本费,对19.59万名农村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17亿元,惠及2.5万名高校贫困生。加快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改扩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231所。2007年,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扩大到99个县(市、区),占全省115个农业县(市、区)的86%,覆盖农业人口2091万人,参合率达到87.5%,高于中西部地区平均参合率3.5个百分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药品集中网上竞价采购,平均降价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