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5年21只皖股"鱼贯"入市 上市皖企数居全国前十
文章来源:安徽商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2月26日 10:01
      皖企上市公司正成为安徽形象的另一重要标志。从2003~2007年5年间,共21只皖股“鱼贯”入市,一批实力雄厚的民营资本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也开始崭露头角。安徽更以在股改、清欠等证券市场改革工作中的突出成绩而赢得良好的声誉。
      上市公司数居全国前十
      截至2002年底,安徽共有上市公司33家;但截至目前,这一数字已迅速蹿升为54家。在2003~2007年这5年时间里,共有21家皖企迈入或获得了进入证券市场的资格,从数量上来看,相当于此前10年(1993~2002)的63%。值得一提的是,此间国家暂停新股发行约一年时间,如果没有这一因素,新上市皖企在2003~2007年这5年时间的数量,可相当或接近于1993~2002年这10年时间的数量。
      据记者统计,全省上市公司数量至此已达54家。省发改委提供的材料则显示,从上市公司数量来看,安徽已进入全国“10强”,居全国第10位,中部第2位。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8家,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一位。54家安徽上市公司正撑起中国资本市场的“安徽板”。
      资本市场声誉颇佳
      安徽上市公司的迅速发展,与我省推进资本市场建设的力度有关。股改开始以来,全国共有20多家企业的股改方案先后被股东会否决,但我省上市公司股改均一次性顺利通过,实现了政府满意、公司得利、股东受惠的多赢格局。
      2006年12月22日,随着巢东水泥集团归还巢东股份2.12亿元占款,我省14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也得以全部解决。我省从而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完成股改和清欠任务的省份,在国内资本市场声誉颇佳。这些工作的有效推进,也为我省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工作抢占了先机。2006年,全省从资本市场实际融资72.08亿元,理论融资则高达116.52亿元,创我省资本市场年融资额的历史最高水平。而今年截至目前,我省光5家新上市企业即从证券市场“淘”金31.7亿元。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