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合肥淮南签合作框架协议 城际公交绘入"蓝图"
文章来源:新安晚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2月27日 10:52
      一个是省会城市、我省奋力崛起的“领头雁”;一个是我省重要的能源城市,合肥和淮南这两座“邻里”城市,能否“抱团”谋发展?昨日,合肥、淮南两市领导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表示,这是两市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昨日,淮南市百人党政代表团来合肥考察。在两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座谈会上,淮南市市长刘健表示,“合淮同城化”已被定为淮南市发展的7大战略之一。
      在淮南市主要领导看来,淮南与合肥“抱团”,有着4大有利条件:两市地缘相近,在长丰县部分乡镇划归淮南后,淮南与合肥的距离缩短至70公里;两市间交通便利,合淮阜高速即将通车,合淮蚌快速铁路客运线准备修建,江淮运河正在规划建设;合肥是科技城和轻工城,淮南是能源城,淮南的资源将为合肥率先发展提供支撑,淮南则可借助合肥的科技、人才、市场等优势加快工业化步伐;合肥产业“偏轻”,淮南产业“偏重”,产业结构互补性很强。
      昨日会上,淮南市委书记杨振超透露,淮南市提出的“实施合淮同城化、加快融入省会经济圈”的战略设想已经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赞同。两市将逐步实现城市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文化一体化、交通一体化、旅游一体化、环保一体化,联手打造安徽腹地更具竞争力和辐射力的新型经济联合体和中心城市。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表示,两市应进一步提高合作交流的层次和水平,推动两地交流与合作向全方位、高层次发展。
      随着两市《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合淮同城化”战略的实施已正式拉开序幕。昨日,两市领导还描绘出“同城化”的蓝图:开辟城际公共交通线路,打造合淮1小时通勤圈;构建区域一体化的公共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人才市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市将启动“合淮工业走廊”的建设。淮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光祥向记者透露,按照初步设想,两市将在合淮交界处,设立一个合作开发的产业聚集区,共同构建开放度大、集群度高、承接力强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