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敢走新路、敢破难题 合肥调高“十一五”指标
文章来源:安徽商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2月29日 16:19

      2007年合肥GDP增速继续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6000元调至18600元
      未来几年GDP将继续高速增长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900亿元调整到2300亿元
      12月28日上午,合肥市召开市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临近年终,统计数据显示该市迎来又一个“丰收年”。底气十足的合肥市将“十一五”各项经济标杆全面提高,并喊出了“敢走新路,敢破难题”的口号。
      合肥GDP增速继续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在大会上作的工作报告中表示,2007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1300亿元以上,比上一年净增200多亿元,连续2年增长17%以上,超过了“十一五”计划中15.5%的要求,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预计未来几年,合肥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此前,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曾表示,根据当前合肥市经济发展态势及后几年发展可能,经初步预测,“十一五”主要指标将如期超额完成,因此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调高。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孙金龙的报告中首次公布了新的该市“十一五”经济指标。原规划目标“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确保1900亿元”被调整到2300亿元;“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则被调整到6000美元(不考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因素);财政收入260亿元调至36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从850亿元调至1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总量从4500亿元提高到8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50亿元调整为突破100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6000元和5500元,调整到18600元和6500元。
      作为带领全市经济“快跑”的各开发区,经济指标当然也相应调高。到2010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产值要突破千亿大关,三县四区工业园都要力争过百亿。
      财政收入绝大部分用来改善民生
      目前,合肥市GDP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预计今年全市招商引资总量将超过5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将突破10亿美元。合肥市在全省的经济首位度迅速提高到18%以上。
      特别是肥西、肥东、长丰三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犹如三架高速运转的经济引擎,为省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GDP增长带来的是财政收入的增加,孙金龙表示,合肥的民生问题随之取得可喜的进展,“因为每年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都花在了改善民生上。”他在报告中举出数字:37.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4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全面开工;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问题,合肥市今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超过8.5万个,并首次出现了劳务用工输入大于输出的历史性变化;而今年新建和迁建36所中小学,更超过了“九五”、“十五”10年的总和。
      合肥50%城市化率仍然过低
      引人注目的是,报告中用了上千字篇幅,专门把合肥与山东、浙江等省份的主要城市和其他中部省会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又以近千字篇幅,详细指出城市建设、社会事业、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不足。
      “工业立市”虽然成绩不小,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合肥市目前规模以上工业半年的产值,只相当于绍兴的2个月,杭州的1个月;实力最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居中西部第一位,但工业产值还不到苏州、天津等地经济开发区的一半;县区开发工业园区差距更大,只有20亿元左右工业产值,而浙江余姚经开区2006年的工业产值就达到了155亿元,桐乡经开区今年更将突破190亿元!上市企业,全市把省属企业都算在内才8家,而作为县级市的江阴,就有上市公司18家、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8家。
      报告总结认为:合肥80%以上区域是农村,城市化率只有50%左右,这与省会城市的要求很不相称。以环保为例,一方面全市工业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单位GDP能耗降幅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但另一方面,南淝河、十五里河等水系改造迫在眉睫,南淝河全线有196个排污口,只有44个排污口实现了截污,还有152个排污口仍在排放各类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
      “承认差距是一种胸怀,找出症结是一种能力。”孙金龙说。面对成绩,合肥人还不能乐观得太早。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