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文章来源:大河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1月18日 09:28
1月17日下午,省委书记徐光春来到周口代表团与代表们一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谋划未来发展大计。他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努力排除各种干扰,聚精会神搞建设;必须切实做到心无旁骛,一心一意谋发展。
李清林参加了审议。
室外银装素裹,室内春意盎然,代表们抚今追昔、畅谈河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气氛异常热烈。在认真听取了徐光、张绍军、轩家义等代表的发言后,徐光春说,报告全面回顾了我们这五年来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我们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今后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安排好部署好。审议好政府工作报告,必须认真思考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办法和措施。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正如报告所讲,河南省的发展虽然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人口多、底子薄、人均水平低的基本省情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期盼。谋划好全省今后五年乃至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徐光春强调,要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关键是要排除各方面的干扰。
一是要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我们党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十分不易,贯彻好落实好更为不易。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做到全面理解、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决排除一切背离科学发展观、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错误思想和观念的干扰,努力排除各种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行为和做法的干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是要排除不良风气的干扰。社会风气是影响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一个地方社会风气好,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劲头就足;社会风气差,就会严重影响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具有顽固性、长期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排除和纠正。一方面要端正干部的思想作风,着力纠正“官本位”思想,坚决杜绝跑官要官的歪风邪气,树立新风正气;另一方面要改变群众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大胆闯市场、干事业,要向沿海发达地区学习,努力形成人人创业、家家创业、村村创业的大好局面。只有社会风气扭转了,干部树立了务实的作风,群众增强了创业的观念,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排除重大突发事件的干扰。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好的成绩,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有效防范了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树立了河南的良好形象,而且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够静下心来搞建设。如果重大安全事故、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就会牵扯干部的精力,也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春节将至,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特别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始终做到警钟长鸣。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大局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是要排除违法乱纪的干扰。违法乱纪本身就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阻挠。如果一个地方经常发生领导干部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会极大影响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努力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紧密结合起来,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广大干部都能聚精会神搞建设,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同时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法制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法制观念。
徐光春强调,要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关键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一是要增强大局意识。党的十七大发出了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号召,并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我们要增强大局意识,把河南的发展放在全国这个大局下来思考、来谋划、来行动。从现在的情况看,河南总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没问题的,但也有一些要求和指标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否则就有可能拖全国的后腿。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偏低,特别是作为一个农民占多数的省份,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更低,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不仅人均水平上不去,而且城乡差距也会越拉越大;还有节能减排任务也十分繁重,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把河南的状况与全国作一个比较,不仅要纵向比还要横向比,不仅局部比还要全局比,这样才能够科学地评判我们的发展。同样周口市的发展也要放在全国、全省工作的大局下来判断、来思考、来谋划、来衡量、来推动,这样才能明确思路、明确方向、明确举措、明确目标,才能一心一意把周口发展好。
二是要增强责任意识。各级党委、政府肩负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肩负着实现中原崛起的神圣使命,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各负其责,尽职尽责,守土有责,而不能敷衍塞责,不负责任,只有这样做了,才称得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不辜负中央的重托和全省人民的期盼,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是要增强忧患意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这些都警醒我们,只有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够更加勤勉地工作、更加勇敢地创造、更加自觉地奉献。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利条件很多,困难和问题也很多,我们要自觉增强忧患意识、“赶考”意识,辩证地、全面地看待成就与机遇,清醒地看待困难、挑战和风险,未雨绸缪、趋利避害,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严格地自律,更加自觉地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真正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
徐光春指出,近年来,周口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振奋。周口不仅变化很大,而且潜力也很大、希望也很大。希望周口的同志们思想再解放一些,精神再振奋一些,工作再扎实一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思考、科学谋划,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尤其要加大农业经营方式、经营制度、经营体制的改革,加大产业调整结构的力度,突破传统农区的发展路子,围绕农业上工业,努力走出一条传统农区新的发展道路。希望周口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机遇,既要充分发挥省里政策资金支持的优势,又要不断增强开拓进取、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本领,广开思路,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相信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埋头苦干、共同努力,周口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的天地。
毛超峰代表周口代表团表示,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机遇,思想再解放一些、精神再振奋一些、工作再扎实一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和全市、全省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