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长周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描绘出这样一幅蓝图:到2012年,全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迈出较大步伐,“两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基本形成,经济社会更加繁荣,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环境更加优美,城乡群众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全省人民将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所济,生活更稳定、更幸福。在今年及未来的五年中,湖南14个市州将怎样把这一张蓝图变为现实?从今日起,本报陆续推出作为省人大代表的各市(州)长访谈,听听他们的心声和打算。
长沙:成为令人自豪的城市
——访省人大代表、长沙市市长张剑飞
长沙市市长张剑飞。
“周强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建设‘试验区’的战略部署和举措,为长沙日后的腾飞提供了强劲动力。”昨日,出席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长沙市市长张剑飞在谈到长沙的未来发展时豪情满怀。
代表声音:“过去5年是长沙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5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5年,全市呈现出蓬勃发展、文明进步、安定和谐的新局面!”回首长沙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张剑飞显得格外兴奋。
长沙的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绩,关键在于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从长沙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具有长沙特色的发展道路,确立了兴工强市、科教先导、城乡统筹、文化推动发展战略,做到一切服务于发展,一切服从于发展,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用发展检验工作成效,实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
张剑飞指出,要把长沙打造成具有国际视野、人民引以自豪的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就要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精心打造宜居城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政府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未来蓝图:到2012年,长沙要提前达到国家2020年的奋斗目标,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长沙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突破4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50000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突破5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突破28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和12%,分别达25000元和115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株洲:力争跻身全国五十强
——访省人大代表、株洲市市长陈君文
株洲市市长陈君文。
昨日,省长周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描绘出了一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记者采访了省人大代表、株洲市市长陈君文,听其畅谈了自己的心声和对株洲美好未来的憧憬。
代表声音:担任377万株洲人民的市长,深知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陈君文表示将做到“四个一定”:第一,一定加强学习。在学习中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吸取智慧,增长才干。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担当起推动株洲发展、造福株洲人民的重大责任。
第二,一定维护团结。坚决服从市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在政府班子内部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三,一定务实创新。紧紧依靠株洲人民,谋全局、抓机遇,打基础、破难题,办实事、创实效,一步一个脚印,把株洲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第四,一定公正廉洁。对事业满腔热情,对群众满怀赤诚,对同志友善真诚,公道正派处事,堂堂正正做人。坚决做到洁身自好,严格自律,决不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亲友谋取任何私利。
未来蓝图:随着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株洲的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株洲的未来展现光明灿烂的喜人前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GDP和财政收入五年翻一番,到2012年,GDP力争达到15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达到150亿元;人均GDP超过35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城市综合实力继续保持中部非省会城市第一,力争跻身全国50强。
湘潭:要善当主角甘当配角
——访省人大代表、湘潭市市长余爱国
湘潭市市长国。
湘潭要本着‘善当主角、甘当配角’的态度积极应对。善当主角己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中当仁不让;甘当配角,就是要属产业发展中积极对接。”昨日,省人大代表、湘潭市市长余爱国欣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起了“两型社会”建设中湘潭的定位。
代表声音:“两型社会”建设,对湘潭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改革试验给了湘潭突破体制障碍的机会,同时对传统发展思路也将产生很大的冲击。湘需要做的是寻找机遇的切入点。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涵盖的面很广,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只是改革探索的切入点和重心,除了这两方面外,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要同时进行,如产业对接、科技创新等,以保证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余爱国表示,湘潭要抓住机遇,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要在思想观念上更解放一点,要敢于大胆设想,积极突破固有体制和机制障碍;此外,要吃透政策精神,站在长株潭大区域概念上认真分析这种改革试验的目标和路径,积极应对,加速提升湘潭的城市经济。
同时,在改革发展中湘潭不能丢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城市的品牌要永远树立,即使将来三市经济完成一体化了,湘潭也要突出自己的城市特色,这样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未来蓝图:在今后五年中,湘潭要深入实施强工富市、开放带动、科教兴市“三大战略”,把湘潭建设成为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业、湘中南现代商贸物流业和长株潭生态休闲旅游业“三个基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最终目标是把湘潭建设成为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宜居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