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河北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区位优势 促进产业升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1月24日 10:33
 

    欣欣向荣的河北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燕郊开发区兴建北方产业基地



    全球最大的汉字输入手写板生产基地———汉王制造有限公司


    15年前,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当时的开发区,以农业人口为主,财政收入只有0.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燕郊开发区焕发出蓬勃生机,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的幅度增长,2006年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亿元,财政收入1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198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43.8亿元,工业销售收入128.5亿元,出口创汇8080万美元。在河北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比中排名第三。一个规划科学、功能完备、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经济新区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三河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北京东部的卫星城、中国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最富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一。
    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
    燕郊开发区与北京一河之隔,西距北京市中心天安门30公里,西北距空港首都机场25公里。开发区审时度势,提出了“变近为通、全面融入、依托北京、面向世界”的发展理念,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按照变“近京”为“通京”的理念,加快基础设施的对接,新建成的燕郊迎宾路北延工程全长3360米,主路面宽50米,总投资8000万元,将与北京京平高速路完成对接,从燕郊到达首都机场只需15分钟,加上京哈高速公路、京秦电气化铁路、102国道复线等,使燕郊开发区的进京通道增加到7条。在路通的同时,努力实现电、讯、水、气等设施的资源共享,通讯、供电、公交均已建成河北省、北京两套网络。与北京铁路局协商,在燕郊增设3条停车线和一条专用线,增加货运吞吐能力,为建设大型物流项目和发展物流企业创造条件。
    紧邻北京是燕郊最大的优势,“依托北京,发展燕郊”成为燕郊加快发展的根本战略。开发区调整规划,将高楼镇纳入“大燕郊”规划范围之内,调整完善后的“大燕郊”面积18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预计到2010年,达到总人口40万的中等城市规模,加快北京、燕郊经济一体化步伐。
    深化生态理念,致力于把燕郊建设成“绿色燕郊、生态家园”。开发区聘请高水平园林专家进行城市园林规划,开展全区性的生态环保和城市绿化活动,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绿色成为燕郊开发区的魅力标志。在项目引进上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建区15年来没有一个污染项目入区,保持了燕郊开发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一个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规划科学合理的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名城,正崛起在京东大地上。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燕郊开发区已经初具城市规模。怎样建设一个现代化宜居城市?燕郊从完善规划入手,抓紧修改完善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形成完备的城市规划体系,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将各项建设全面纳入规划指导的轨道。在城市设计中,开发区精心设计,大到一条街道、一个小区、一个厂区,小到一块绿地、一个街头小品、一个灯箱广告牌匾,都精雕细琢。在城市建设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力,2007年安排了总投资2.6亿元的迎宾路北延、城市给排水、城市绿化硬化亮化、燕郊大型污水处理厂、潮白河左岸综合治理等8项工程。开发区提出“打造绿色燕郊,建设生态家园”的城市发展定位,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专项活动,加大城市绿化力度,进行立体式、全方位绿化,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宜人的“绿色燕郊”,2007年以来,已完成投资400万元,完成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种植行道树1700株。
    “打造绿色燕郊、建设生态家园”活动,使整体区域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化覆盖率达到43%,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实现了“城市建在森林里”的目标。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产业对接上,按照“以我为主、有所作为、合理分工、错位发展”的原则,找准燕郊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产业定位,全面融入北京的产业体系,努力成为北京周边独具特色的产业新区。在制造业上,围绕驻北京的跨国公司、大型龙头企业、总部基地和各类研发中心,大力发展配套产业,促进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先后吸引了美、德、法、日、韩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汇聚了国内外100余家大型项目,投资总规模300多亿元,以信息电子、新型材料、食品、医药、汽车配件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和以旅游休闲、仓储物流、文化创意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经形成较大规模。
    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引入了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燕郊兴建北方产业基地;同时,开发区拥有全球最大的汉字输入手写板生产基地、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旗帜————汉王制造有限公司。新材料产业集聚了日本富士星光、新加坡平易印刷和中国印刷集团3家大型PS版生产项目,已成为国内最大的PS版生产基地;生产优质太阳能硅单晶片的华电亿力项目,是国内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同时引入了中印合资晶日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等项目,成为国内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基地之一。在新医药产业方面,神威药业(燕郊)有限公司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水针剂生产基地;福尔药业是国内生产规模及生产能力最大的人用狂犬疫苗生产基地。绿色食品产业的龙头项目汇福粮油集团是亚洲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之一,其精炼植物油单线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久负盛名的福成集团被国家八部委推选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成”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开发区以世原汽车为龙头,培育以汽车零部件装配乃至生产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汽车配件产业引入了10余家国内外高水平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产业集群迅速壮大。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娱乐、现代物流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建设消费型、服务型城市,吸引大量北京人群来区内旅游休闲、娱乐消费,吸引各类大型企业来区内进行商务活动。目前,旅游休闲业拥有星级酒店9家,其中五星级2家;由马来西亚成功集团独资建设的成功(中国)大广场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休闲娱乐中心之一。
    不断深化服务理念,推动管理创新。积极打造国内一流的投资软环境。在项目审批方面,加快行政审批改革,设立阳光审批、阳光服务、阳光投诉三个中心,成为京津冀都市圈审批事项最少、工作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投资服务区之一,被权威机构评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
    开发区以“零缺陷服务”为目标,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他们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规范了各职能部门对区内企业的服务、检查、收费等行为,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确保了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强化后期服务,完善了企业联络人例会制度,加强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络,彼此互通信息,共享资源,提高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通过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及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职能,使有限资源向重点企业倾斜,促进了企业发展。
    在人才保障方面,先后引进科研机构20余家,高等院校8所,在校大学生6万余人。在科技创业方面,建成了2.3万平方米的燕郊东湖孵化器,可以为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孵化场地、资金支持、人才培训和中介服务等综合性配套服务。目前,开发区正在加快建设新的“九通一平”投资环境,即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和面向21世纪的新经济平台。
    开发区创新招商方式,强化市场化招商、网络招商,突出招商重点,提高招商质量,坚持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举,实现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提高项目准入门槛,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保标准高、经济贡献大的项目。围绕支柱产业,他们盯住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大力引进旗舰型、基地型、拉动力强的大项目。
    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燕郊开发区目前常住人口近30万人,已建成面积42平方公里的准中等城市,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体系完备的城市规划、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和健全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城市基础设施累计投资30多亿元,全部实现通路、通电、通讯、通暖、给水、排水、工业蒸汽、燃气、宽带网和土地平整的高标准“九通一平”配套标准。其中,城区道路总长达到120余公里;全区总供电能力15.45万千伏安,可提供双回路供电保障系统;建成了日供水能力10万吨的第一、第二水厂,可充分满足工业、生活用水;已建成日处理能力1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全区通讯线路总长700余公里,交换机总容量达到6.5万门;总供热面积已达到600万平方米,正在积极推进利用电厂热源对城市集中供热,届时供热质量将有明显提高;建有燃气门站3座,日供气能力为15万立方米。
    不断深化和谐理念。开发区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了社会治安长效监管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了高雅、文明、热烈的文化氛围。燕郊已经成为创业、生活、和谐共处,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美好乐园。
    燕郊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春声在燕郊开发区建区15周年庆典上指出,当前,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大背景、北京市两轴两带多中心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为燕郊开发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燕郊开发区将充分利用距离北京近、综合成本低、生态环境好、政策机制活四大优势,按照廊坊市委“置身沿海,借势京津,加快崛起”的总体要求和“工业立区、旧改兴城、生态建市、科学发展”的发展思路,积极致力于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努力建设成为主导产业突出、配套优势明显、集群化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现代产业园区;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有序的和谐宜居城市;成为文化科教发达、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优、高素质人才聚集的人才资源高地;成为经济联系密切、融入程度高、借势京津、快速崛起的排头兵。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