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加强建设丰富文化 孝昌两手推进新农村建设
文章来源:新华网湖北频道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1月29日 09:47
      隆冬时节,孝昌县王店镇高岗村“农家书屋”里,窗外虽是小雪纷飞,室内却是暖意融融。冬闲里,村民们下象棋、打乒乓球、看科技书籍,其乐融融。
      放眼孝昌,一条条长如缎带的通村公路,一座座高耸的自来水塔,一处处热火朝天的水利建设场面,一栋栋宛若别墅的农家小楼,一幅殷实繁荣、安定享乐的新农村景象渐具雏形。
      近年来,孝昌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软硬兼施” 建设新农村,使农村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基础设施差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瓶颈”,该县实行先办试点,促进群众积极参入的原则,着力解决行路、饮水、村庄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难题。他们依据农村产业特点、地形地貌、村庄现状和农民意愿,对村庄进行详细规划,上年,已对70个试点村进行了详细规划。
      “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该县还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重点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去年,全县累计完成新农村建设资金2.15亿元,建设基础项目达183个,全县修建硬化通村公路330公里,新建变电站1座,在29个村修建水塔,解决了3.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开挖塘堰980口,建沼气池2286口,硬化渠道6500米。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县还加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上年,完成了20个村高产农田整理,新开发“有机茶”茶业基地250亩,建起“太子玉波”制种基地540亩,开发岗地2万亩,荒山造林1万亩,优质稻板块建设达到30万亩。目前,全县已建成“三优四特”板块基地54万亩,省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6家, 37个农产品获得标志性产品认证,1个肉鸡龙头企业、3个万头生猪养殖企业,1个20万只肉鹅养殖基地,1家5000头肉牛饲养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为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该县在实现有线电视、电话“村村通”的基础上,于今年元月19日,总投资400多万元建起了全国首座新农村视讯综合平台,该平台具备远程视频会议、贸易洽谈、教育培训、在线技术咨询、在线农产品交易等功能,平台覆盖全县12个乡镇和开发区,该平台的正式运行,形成完整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孝昌农民可以实现在网上与客商进行交易,苗木、茶叶、药材等、果品将通过网上销往国内外。
      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该县还不断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大力推进农村文明新风建设。在农村发展了40多名“农民宣讲员”, 建起了400多个“农家书屋”。农民宣讲员定期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十七大精神、科技知识,“农家书屋”配备了科技书籍、科技光碟,成为农村群众业余娱乐、吸取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宣传、农业、卫生、科技、文化等部门还常年开展送“科技、卫生、文艺”三下乡活动。
      该县在农村制定了“村规民约”, 编印村级文明新风尚宣传手册,深入开展了“净化家园文明行动”、“讲文明,去陋习,从我家做起”家庭承诺等活动,在农村倡导破除陋习迷信,弘扬家庭美德等文明风尚;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引导群众参与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等陋习,让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