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河南光山实施精品工程做强文化产业
文章来源:信阳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1月30日 15:01

      近年来,光山县文化部门始终坚持将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作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基础工作来抓,并以打造文化精品为核心,以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为着眼点,在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企业的扶持和文化品牌的培育等方面做文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抓普查,为资源优势转化打好基础。该县依托光山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光荣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明显的茶文化和民间文化资源,着力开发利用。2007年上半年,光山县文化局用3个月的时间对全县文化资源进行了普查,摸清了底数,使下步开发、利用并进一步推出文化精品有了科学的依据。
      抓龙头,积极培育精品生产的市场主体。在实践中,光山县文化部门注意到,资源、市场、企业和产品是形成产业的四大基本要素,而各种各类从事文化经营的市场主体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中坚力量,是完善和拉伸文化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实现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力求对光山社会文化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起到示范和引路的作用,从而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抓品牌,提升光山文化的影响力。该县一是修复、建设了一批以文物遗迹为基础的知名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如已被批准为国家保护单位的邓颖超祖居和净居寺文化风景旅游区等。二是打造光山精品剧目,如花鼓戏《夫妻观灯》、《顶椅》等。三是树立光山民间工艺美术界的名人、名作,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大师”和“德艺双馨艺术家”的带动作用,从而提升了该县文化的影响力。
      抓民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近年来,民营经济进入该县文化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宽,其他行业的民营单位进入文化产业的步伐不断加快,不少民营企业开始注重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在光山县目前文化产业市场格局中,国有和集体文化单位仅占文化产业机构总量约26.3%,个体私营经济占73.7%。
      抓推介,扩大光山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4年以来,光山县文化局对全市文化资源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摸底,对其中最能体现光山文化特色、代表光山艺术水准、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一批文化产品,利用网络、博览会、推介会等各种形式进行重点扶持和推介。该县先后在信阳文化网、河南文化产业网等网站发布产品信息,并参加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中部(武汉)文博会、中原国际文博会、“中原文化上海行”、“中原文化港澳行”和历届河南省重大文化项目推介活动。通过推介,光山县分别与外地客商达成了合作协议,取得了显著成果。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