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武汉:改革与试验区率先打出节能牌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2月13日 15:09
      编者按 去年岁末,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荆楚大地迎来腾飞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如何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勇气和气魄,为全省乃至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道路、积累经验?作为城市圈的首位城市,武汉如何率先改革、率先突破,当好改革与试验的先行兵?
      耗能大户凸现压力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中心,武汉面临的节能形势严峻。第二产业是武汉市经济主体,也是其能源消费的主体。目前,武汉第二产业能源消费超过全市总量70%,其中高耗能企业占80%以上。
      数据显示,高耗能行业万元产值能耗是一般制造业的七倍,比光电子类高新技术行业多费资源60倍。在武汉市四大支柱产业:钢铁、汽车及机械制造、光电子和石化中,就有两类(钢铁和石化)属于高耗能范畴。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在2000-10000万美元时,人均能耗处于爬坡、上升阶段。而即使是现在的工业发达国家,人均能耗都超过了4吨标准煤,而且这种上升是刚性的。
      武汉正处在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按常住人口计算2007年人均GDP达4700多美元。“这个时期重化工阶段特征明显,也是资源矛盾凸显时期,武汉节能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武汉市发改委环境资源利用处处长夏喜平说。
      武汉市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翔旻说,2006年武汉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目标,加大了后四年节能工作压力,要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武汉单位GDP能耗平均每年必须下降4.4%以上,加上武汉进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压力更加凸现。   
      武汉需破四关  
      节能是其实践“两型社会”的重要抓手。武汉市经济研究所所长沈金华近日说,做好节能,武汉需要突破4大关口。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弱化政府对GDP的追捧,加强政府部门在节约资源、科技推广等社会公共事务中的职能。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引导资本投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调整产业政策,淘汰落后生产力,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技水平。
      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三方激励机制。武汉市要建立健全节能统计、检测和考核体系,使各级政府部门转换观念。从税收、信贷等方面为企业节能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鼓励家庭使用节能设备、再利用某些废物。
      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污染少、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解决节能技术瓶颈。技术是节能的关键,它对节能的制约最为严重,也最为深远。短期内,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长远来看,必须增加科技投入,充分发挥武汉地区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节能武汉在行动
      节约一升汽油并不难,节约4万升油呢?一天节油不难,18年日日如此呢?王静,一名普通的武汉公交车女司机,却成为了全国知名的“节油王”——工作18年来,她累计节油超过4万升。
      王静并不孤单。节能,一场攻坚战已在武汉打响。
      2006年,武汉市万元GDP能耗为1.33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8%。
      去年起,一系列硬举措相继出台。
      分解指标,将节能作为领导考核内容;跟踪监测65户重点用能企业,去年这些耗能大户节能相当于117.81亿度电,足够武汉城市圈的城市用4个月;安排专项资金2300万元,支持节能重大项目、示范项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关闭青山热电厂1号机组至5号机组;关停9台燃煤机组,总计21.4万千瓦;专项治理小水泥、小火电等;推进建筑节能,相继新建37个试点示范小区,通过使用新型墙材等,每年节约标准煤24.5万吨。
      来自武汉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该市节能减排成效初现:去年上半年,该市规模以上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8%。
      2007年,省政府下达武汉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4%的目标。“我们有信心完成目标。”武汉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清华说。 
      中商:空调不花一分钱   
      中央空调是耗能大户,节能的空间也很大。中商集团旗下的中南商业大楼和中商广场,引进北京某公司实施节能工程,3年省下电费300多万元。
      3年前,该公司投资近300万元,对中南商业大楼和中商广场中央空调进行了水蓄冷项目改造。在这一节能工程实施过程中,中商集团没花一分钱,如今坐享三成节省下的电费。
      空调水蓄冷项目节电原理:中央空调水蓄冷项目其实是利用了峰谷用电的电价差别政策。在深夜用电低谷时,用电将水降温至4摄氏度左右,再在白天用电高峰时,通过板式换热器,将其冷能释放出来,降低室内温度,减小此时的电量消耗。零时到8时,电价每度0.36元,比正常商业用电每度低0.57元。   
      晨鸣:废水中“捞钱”
      造纸行业是耗水大户,武汉晨鸣汉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集中精力省水。
      清水使用一次后成为造纸车间的“白水”,晨鸣以此替代清水,清洗造纸毛布和网子,吨纸耗水量由8吨降为5吨;纸浆漂洗改清水为白水,吨浆耗水减30吨。这样,清水使用量一年下降1.7万吨。
      与此同时,晨鸣投资1000万元,将碱回收炉排放的白泥生产碳酸钙,并取代滑石粉作为造纸填料。仅2#造纸机,每天可“吞进”回收20吨渣浆,生产的瓦楞原纸每月增加效益40万元。 
      七招齐出打持久战  
      武汉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清华说,为打好节能攻坚战和持久战,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局面。
      严格考核体系。对没有完成节能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责任。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两型”产业体系。加快发展资源消耗少的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010年底前,关停年产规模小于20万吨水泥企业的生产线。逐步关停单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和运行满20年、单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
      落实节能准入制,凡新建项目达不到节能要求的,一律不得开工;凡在建项目达不到节能要求的,一律不得投产。对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设备和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收益部分用于节能。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好东西湖、青山两大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区,实现废旧产品商品化。
      推进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10项重点节能工程。
      从财政超收收入中,每年拿出一定比例资金并逐年递增,做大节能专项资金,专项用于鼓励和支持企业节能。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增加对节能项目的投入,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