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郑州:锲而不舍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文章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2月22日 15:17
      2月21日下午,省政府在郑州召开全省重点项目建设暨工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省长李成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新民出席会议。副省长史济春、张大卫分别对工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安排。省政协副主席梁静出席会议。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卢大伟主持会议,省长助理何东成出席会议。会议对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各省辖市政府向省政府递交了目标责任书。
      李成玉在讲话中强调,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是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协调配合,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之以恒地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李成玉总结了河南省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当前投资增长与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他指出,近年来,全省上下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主要抓手,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着力推动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和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提高,为实现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做出了突出贡献。五年全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万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3.2倍;其中城镇工业投资9490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5.4倍。2007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7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900多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4.4倍、3.1倍和10.7倍。特别是随着871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和426个重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河南省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城乡面貌,培育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证明,近年来的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工作,是河南这一轮发展中强有力的支撑和最为突出的亮点,在工作中形成了齐心协力、敢为人先、加压负重、真抓实干的创业氛围,走出了一条符合河南实际的发展路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河南省重点项目建设、工业结构调整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和压力。我们要看到,河南省加快向经济强省跨越面临的压力、继续走在中部崛起前列面临的竞争和河南省发展基础和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务必保持清醒头脑,不能有丝毫松懈。紧紧抓住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就抓住了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我们要继续开拓进取、勇往直前,推动新一轮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更大成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李成玉要求,要继续重视和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在保持适度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省情、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建设。要坚持适度超前与加强薄弱环节相结合,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交通、电力、煤炭、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强综合能源体系建设,加强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能够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重点项目。二要进一步加强节能环保项目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河南省加快经济转型的基本着力点,也是重点项目建设领域新的增长点。要加快重大节能工程建设,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火电等行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三要进一步加强关系民生的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要加大改善民生与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投入,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进一步加强教育项目建设,全面加强公共卫生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文化事业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大力实施城市居民安居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
      李成玉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力争经过五年努力,高加工度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资源型产业中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比重提高到50%以上,大中型企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左右,工业园区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为此,一要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积极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百户重点企业和50户高成长性企业都要建立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要达到40户以上。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重点企业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二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现代生物、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新兴先导产业。要加快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发,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三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积极推进优势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发展,今后五年要着力推进723个、总投资9640亿元的重大规划工业项目建设,加快铝工业、煤化工、盐化工等原材料工业结构升级,不断巩固提升河南省的产业地位和竞争优势。要以增强加工制造、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三大能力为突破口,大力提升重大装备生产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四要加快重点企业战略重组。认真落实扶持政策,优化要素资源配置,集中支持百户重点企业和50户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掌控能力,力争五年内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80家,形成2至3家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跨国集团。五要加快产业带和工业园区建设。要优化重大产业布局,有序展开郑汴产业带以及郑许、郑洛、南太行等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洛阳、郑州、平顶山、焦作和开封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黄淮四市加快传统农区工业化进程。要把对工业园区的支持重点放在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推动工业园区高水平发展。
      李成玉最后强调,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是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各部门都要有长远观念,树立大局意识,克难攻坚、协作配合,保证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一要加强领导、细化责任。要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各省辖市政府、省直部门和中央驻豫单位的行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亲自督促协调。各级各部门要层层细化目标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要加强督查考核,强化行政问责,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二要加强运行调节、克服瓶颈制约。要高度重视煤电油运的生产和供需衔接,特别要搞好煤电平衡,保证经济平稳运行。要走集约节约用地的路子,务必在盘活存量、挖掘潜力、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上下工夫。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各金融单位要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支持,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三要强化大局意识、优化建设环境。各级各部门要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决不允许搞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决不允许对项目建设设卡、刁难。要妥善处理好涉农、涉企关系,严禁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严禁乱检查、乱评比、乱收费、乱摊派。
      各省辖市市长、分管副市长、6个扩权县县长、省直有关部门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