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河南省将建国家区域应急中心 协调八省交通
文章来源:大河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3月5日 15:41
      今年的雪灾,给我国经济、社会、交通等各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今后我们该如何应对突发的恶劣天气?该如何防患于未然?河南省出席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驻豫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全社会和各级政府应该树立防灾的意识,不能用扁鹊的方法去被动救灾。记者同时了解到,此次雪灾促使有关部门决定设立“国家区域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并建议将该中心建在河南。
      应对自然灾害要防患于未然
      驻豫全国政协委员袁祖亮、司富春、张铁钢、高春芳等认为,今年的雪灾,反映出我国目前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预测和应急救助机制非常薄弱,特别是防灾的意识和措施缺乏:比如供电线路设计标准低,有些高速公路路段被设计成长距离上下坡,缺乏应有的除雪设备等。
      全国政协委员、郑大历史所所长袁祖亮向记者讲了扁鹊兄弟行医的故事:早在两千多年前,扁鹊就能做一些手术,救治了不少危重病人,被人称为神医,但扁鹊却说医术最高的是家中老大,老大能在病人发病前就看出隐患,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扁鹊认为自己的医术最差,不如老大那样防患于未然。
      筹建“指挥中心”协调八省交通
      此次雪灾,促使有关部门决定设立“国家区域交通应急指挥中心”。据记者昨日从河南省政府和河南省交通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国家区域交通应急指挥中心”被建议落户河南,相关报告已上报交通部。
      该报告称,各地在应对今年这场极端天气灾害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也显示出当前在公路交通管理和应急处置上存在的不足。突出表现在:目前应对大范围紧急事件时,缺乏跨区域统一指挥调度,跨省协调难度大,应急资源不能形成合力;多次出现各自为政、相继封闭境内公路的现象,造成部分省份车辆严重滞留。为进一步提高全国路网通行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议国家在河南成立“国家区域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其建议如下:
      在交通部统一指挥协调下,“国家区域交通应急指挥中心”以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中心及高速公路路警联合指挥中心等已有资源为基础,建立救助救援基地,连接周边省份各有关机构、部门,建立国家区域交通应急指挥体系,主要协调和服务河南、河北、安徽、山东、陕西、山西、湖北、湖南八省约21540公里高速公路(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53400公里的40.3%)的应急保通工作。地址设在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中心(郑东新区金水东路与农业东路交叉口,距京港澳高速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指挥中心主要职能有: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发布调度令,保障大范围紧急情况下八省道路交通主干线畅通无阻。在河南省已有健全监控体系和管理体制基础上,全面监测监控八省道路交通状况,确保区域交通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提高路网保障能力。及时、全面地向广大群众提供交通视频、数据信息服务。组建区域交通救援救助基地,开展省际应急救助和救援,在出现灾害天气、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具体、直接地提供帮助和救援。
      选址河南缘于我省交通优势
      为什么“国家区域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应设在河南?
      一是河南在全国公路交通网中处于枢纽地位。河南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位居全国第一。《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大广、二广、南洛、沪陕、济广等多条高速公路亦从河南经过,105、106、311、312、207、209等多条国道穿越河南。
      二是河南交通系统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行业管理体系和机制,特别是已建立起了较为顺畅的“四项协调配合机制”。包括:公路交通与铁路、民航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间的协调配合机制;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交通与公安、气象、民政、新闻媒体等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河南与周边各省份间的协调配合机制。
      三是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中心即将建成并将投入使用。河南高速公路目前已经具备较先进的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系统,全省2874公里高速公路实现了全程监控,每2公里设置一个摄像头。平均每60公里设置一台气象仪器,省交通厅已与省气象局签署全面的长期合作协议,建立了重要路段气象预警机制。河南省交通厅已联合省公安厅共同建立了河南省高速公路路警联合指挥中心,并在全省推广了路警“联合指挥、联合巡逻、联合执法、联合施救”的四联合工作机制,极大提升了我省高速公路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经交通、公安部门协商已初步达成协议,郑州公安部门购进的直升机,均可供“国家区域交通应急指挥中心”调配使用,在空中指挥巡逻、现场勘察、救助救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