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发展北部湾经济区 亟须破解六大方面制约因素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3月13日 15:14
  作为区域经济的"后起之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新特区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比,发展的瓶颈和差距在哪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有六大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
  广西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黎鹏等专家分析认为,北部湾经济区面临的最大瓶颈问题在于该地区的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现代大工业少,高新技术产业薄弱,经济要素分散,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心城市带动。据了解,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已有中石油钦州1000万吨炼油项目等七个"一千万"项目和电子产业等两个"一千亿"项目,但相比将北部湾经济区真正发展成我国经济新高地的目标仍有距离。
  其次,专家认为目前经济区内港口规模不够大,吞吐量仍然有限,港口之间仍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使北部湾与经济腹地和国际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快速通达周边省特别是珠三角大市场以及东盟国家的陆路通道目前亟待完善。
  同时,北部湾经济区至今仍没有一个较为专业的本地金融机构,现代市场体系不健全,民间资本不活跃,创业氛围不浓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区发展的速度。
  此外,受访专家还表示,北部湾近海地区生态保护及修复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才开发、引进和储备不足;以及一些东盟国家极力加快发展,对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构成外部竞争压力等因素,也是北部湾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要求解的问题。
  "北部湾经济区无论在地区层面还是国家经济发展层面都被赋予了重要意义。"一位受访专家表示,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在地区层面能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和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振兴民族经济,保障边疆稳定,在国家层面则能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促进东中西部更加协调发展,同时深化我国与东盟面向繁荣与和平的战略伙伴关系,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战略。"而要建设好北部湾经济区,就必须尽快解决上述六方面问题。"
  专家认为,要解决经济区面临的瓶颈问题,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财税、金融、土地、人才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和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以及经济区的管理模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区划设置。
  资料链接
  北部湾经济区简介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土地面积的17.9%,2006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地区生产总值1439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0%。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6年-2020年。
  北部湾经济区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大事记
  2006年7月,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刘奇葆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提出泛北部湾概念。
  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及国务院西部办联合下文,将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升格为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发展区域。
  2006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论坛上,提出与东盟国家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圈的构想。
  2007年3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北部湾发展作了专门表述,并由政协为北部湾经济圈召开专题会议。
  2008年1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6年-2020年。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