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访谈:赣如何变“承接基地” 为“承接热地”
文章来源:江西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3月17日 15:19
      核心提示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开放也是改革,开放才能强国。在推进大开放中实现新突破,是江西崛起的必由之路
      ● 推动开放就是推动要素的流动。产业的跨地区转移和跨国布局,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要突出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开放,在“引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
      ● 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围绕优势产业和核心企业来推动开放,使产业之间、企业之间互为市场,相互配套,从而实现项目集聚、产业集群,打造江西“软实力”新优势
      访谈嘉宾:
      姚木根(全国人大代表、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
      肖 毅(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驻京办主任)
      廖进球(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校长)
      坚定不移大开放 不断提高开放水平
      姚木根: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产业的跨地区转移和跨国布局,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积极探索更高阶段开放和更高效益开放的新途径,不断提高开放水平”;省委第十二届四次全会又提出,要“努力使我们江西由‘承接基地’变为‘承接热地’,进而实现更高层次的承接、更有效益的开放,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这是省委、省政府在科学分析了国内外发展大势后作出的正确决策。开放图强,站在新起点谋求新跨越,我们必须在推进大开放中实现新突破,这是江西崛起的必由之路。
      肖毅:有这么一组数据,可以印证开放型经济对江西发展的重要贡献:2007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5469亿元,其中有44%来自于开放型经济;财政总收入664.6亿元,其中有41%来自于开放型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00亿元,其中有50%来自于开放型经济;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其中有一半以上是由开放型经济提供的。实践证明,开放型经济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是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必须紧紧抓住不放,丝毫不能动摇。江西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面临的发展压力很大,必须在原有发展成绩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开拓进取,实现更高层次的承接、更有效益的开放。
      廖进球: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江西实现超常规发展的根本途径;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江西的未来。我们务必要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意识,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如今,我省对外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必须进一步体现战略高度和战略前瞻性,把整个产业布局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着力引进、承接对未来有深远影响的项目和产业,努力在推进重大项目、引进世界500强等实力型企业上有更大作为,在引进符合国家政策,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能耗少、带动性强,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对地方经济贡献大的项目上有更大作为。这决定着江西未来发展的方向。
      变“基地”为“热地” 在承接中有更大作为
      姚木根:推动开放就是推动要素的流动,要素的流动必须以项目为载体,借助于项目,依托于项目,渗透于项目,从而转化为现实的投资效益。近年来,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不断孕育着江西省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使人们看到了江西产业经济日益壮大的竞争实力和美好前景。项目是关键,项目是载体,项目是后劲,项目是财源。实现由“承接基地”向“承接热地”的转变,我们必须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大项目推动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要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化潜力为动力,变机遇为现实,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重大项目建设,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严格管理重大项目,精心运作重大项目,全力推进重大项目,用重大项目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夯实发展后劲,助推江西崛起的新跨越。
      肖毅:沿海发达地区和国外产业梯度转移是大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承接基地”向“承接热地”转变,江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完全可以实现。从地理位置上看,江西是我国三个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直接腹地。从承接条件上看,江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居全国第9位;到2010年铁路营运里程将突破3000公里;统调电力装机已突破1000万千瓦。全省有94个经国家核准设立的工业园区,居全国第四。在产业基础方面,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江西已形成汽车航空、冶金、电子、医药、食品、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现有产业对外来企业的配套能力正在逐步增强。从商务成本上看,我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受教育程度也比较高。
      廖进球: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实现由“承接基地”向“承接热地”转变,其中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在现阶段仍要把做大经济总量放在突出位置,利用江西的区位优势和软环境的优势,加快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我认为,在整个战略中,要在大力推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的同时,高度重视厦门-赣州-深圳“金三角”经济带的建设,从而形成南北呼应的发展大格局。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我们要突出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开放,在引进来的同时,也得“走出去”了。要鼓励我省有条件的企业到省外、境外去投资兴业、开拓市场。
      优化“硬软”环境 实现开放新跨越
      姚木根:推进大开放,当前关键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大力完善电力、交通、水利、通信等设施。要围绕优势产业和核心企业来推动开放,使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形成互为市场、相互配套的格局,从而实现项目集聚、产业集群,促进江西崛起新跨越。
      廖进球:“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驱动力。江西要实现崛起新跨越,在“软实力”方面必须要有新跨越。要将提高“软实力”、优化投资创业环境作为推动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来抓,进一步打造江西“软实力”新优势,打造物流成本优势、社会配套服务设施优势等。
      肖毅:经过近几年来解放思想的洗礼,全省上下承接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显著增强。但随着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软环境建设还是显得有些滞后。要继续努力营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