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山西榆次:破解太榆同城化发展瓶颈
文章来源:太原新闻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3月19日 17:06
      作为太原经济圈核心区,太原与榆次同城化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日前,太原市经济技术研究中心完成了《太原经济圈建设的难点和对策》课题报告——
      在太原拥有住房的赵先生,前不久从股市拿出20多万元,跑到榆次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问他为何又到榆次买房?赵先生解释说:榆次的商品房又好又便宜,每平方米房价还不到太原市内的一半;况且,以后榆次与太原合为一体,现在投资那里的房子肯定错不了。
      其实,像赵先生这样在榆次投资买房的太原人并非少数。对他们来说,榆次房价低只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期待太原和榆次“合并”后,榆次房价一定还存在不小的上升空间。
      与他们预期相对应的是,太原与榆次同城化的步伐也越迈越大——
      2007年1月底,中国移动山西分公司宣布:春节前取消太原至榆次的漫游费,上半年移动通信实现太原与榆次同城化。
      近日,媒体又报道了太原与榆次间将新开4条公交新线路,以缓解901路——五年前开通的、我省惟一一条城际公交线路——不堪重负的窘况的消息,成为太原与榆次公交同城化的续篇。
      有专家指出,无论从地理分布、相互位置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太原与榆次的同城化都将是一种必然。
      破解省城发展“瓶颈”难题
      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太原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发展速度保持两位数的攀升,经济效益屡创历史新高。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太原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却在不断下降——2005年排名59位,2006年排名64位。
      有业内专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除了太原市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以外,地理空间限制也是阻碍太原市经济发展的“硬伤”。太原市东西两面是山,北有太钢,南面地域狭小,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加之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工业布局不合理,以及多年来对煤炭等资源的低效利用、粗放经营,导致水资源超采,环境污染加剧。而东南方向20公里与其接壤的晋中市榆次区,却拥有太原市发展的理想空间——人口密度低、水资源和土地、矿产资源丰富。
      “太原和榆次同城化,有利于太原在调整市区产业结构时,将一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 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榆次。”太原市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建设说,太原经济以重化工为主,榆次则以轻纺、机械和食品工业为主,两地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他看来,太原与榆次实现同城化,是一桩双方互惠共赢的好事。
      增强经济圈“核心”辐射力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显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就是通过实施城市群带动战略 ,促进了当地经济飞速发展。中部崛起战略的出台,无疑给太原市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山西省提出的太原经济圈构想,也被有关业内专家列入包括武汉经济圈、郑州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皖江经济圈、昌九经济圈在内的“中部六级”,成为中部崛起的支撑点和龙头。
      “太原经济圈的发展,需要打造以太原为中心的发达城市群,成为中部崛起具有战略意义的‘北引擎’。”王建设说,从太原目前的条件和实力来看,显然勉为其难。太原要想增强自己在经济圈中的“光亮”,就要迈出超常规、跨越式的步子,而与榆次实现同城化就成为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太原和榆次作为太原经济圈中核心区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实现太原市确定的“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目标,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太榆同城化的路径走向
      在许多人看来,太原与榆次同城化,就是要打破现行行政区划的限制,将太原与榆次“合二为一”,当成一座城市来对待,把榆次作为扩大太原城市规模,增强太原城市辐射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区域。但是,不少专家认为,短期内解决太原与榆次行政区划统一的问题前景渺茫。有鉴于此,王建设对现阶段太榆同城化的路径提出自己的观点:“未来几年,太原与榆次应加强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开发区建设和城市管理 等方面的对接。”
      ——太原与榆次可以借鉴湖南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和四川成都经济圈的经验,暂不搞完全的行政一体化,主要开展经济合作一体化。
      ——积极推动旅游资源的整合。太原和榆次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将太原旅游品牌与榆次旅游品牌进行整合,联合协作开发,搞好景点布局规划 ,提升大太原旅游区的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
      ——加强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采取太原榆次联动的方法,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共同强化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绿化建设,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搞好城市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营造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
      ——搞好经济圈内的商贸流通合作,实现市场一体化。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对太原榆次商贸、流通业进行整合,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包括生产要素市场、专业 市场、特色市场、集贸市场、地产市场等,统一考虑在太原和榆次之间规划建设全省最大的物流中心、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一个新的、大规模的商贸集散中心。
      ——加强“太原经济圈”内的教育 资源整合,以太原为中心,促进教育的全面合作和发展。对太原榆次教育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整合,发挥太原教育资源的优势,带动区域内的教育发展,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太原市小店区和榆次之间建设太原教育科技城,既包括高等教育园区,也包括优质普通高中教育园区,把这一园区建设成山西最为发达的新型教育基地。
      ——可以启动太原与榆次在公交、电信、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同城化建设,在开通太原到榆次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实行太原和榆次的电话网合并,两地实现银行同城结算、有限电视节目联网,撤消两地间的所有公路收费站、点;太原要制定支持榆次的计划,加大经济支持与合作的力度;实行社会治安的同城化管理,双方的户口享有互为同城待遇。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