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构筑经济发展大平台
文章来源:新华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4月11日 14:28
      日前,谈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辽宁省省长陈政高信心十足:“辽宁中部城市群实现率先振兴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
      据悉,2月26日,《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和《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规划》同时面世,为辽宁中部城市群构筑了坚实的发展平台。
      按照上述《纲要》和《规划》,时至2020年,辽宁中部城市群人均GDP将达到当时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城市化水平达到76%。
      2005年4月,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六城市共同签署了《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合作协议》。之后,“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构建了腹地与沿海互动的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也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实现跨越式发展铺平了道路。
      3年来,辽宁中部城市群整合区域资源、发挥整体优势,逐步实现了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并向城市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和环保一体化的方向坚实推进。
      作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沈阳市近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增幅为15年来最高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万元,比上年增长25.3%,是12年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80元,比上年增长24%。同时,沈阳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
      在沈阳东部,棋盘山风景区与抚顺的高湾经济区已经对接,随着沈抚核心试验区的启动和沈抚产业大道的建设,实现了沈抚城际间点、线连接的“双贯通”;
      在沈阳东南部,浑南新区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并与接壤的本溪市在中医药、钢铁、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形成明显的互补效应;
      在沈阳西南部,以沈西工业走廊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为基础,利用鞍山、本溪的钢铁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完整产业链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据介绍,按照《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和《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规划》,在今后5年内,辽宁中部城市群将实现新的一轮跳跃式发展:
      ——沈阳市将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城市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十强行列。同时,还将进一步拓展铁西区、浑南新区、棋盘山风景区、沈北新区四大发展空间,加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与周边城市进一步融合。
      ——鞍山市以精品钢材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及管理水平,把钢材及各种副产品加工的优势做强、做大。通过引进、培育一批对未来发展有重大牵动作用的项目和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加快形成有鞍山特色的新型产业集群。
      ——抚顺市将在推进沈抚同城化的战略中,重点推进“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抚铝30万吨电解铝改造二期工程等100个大项目,带动优势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围绕沈阳装备、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建立协作配套的长期合作机制,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对接战略。
      ——本溪市通过建设“两区”和“五大基地”,实现与沈阳市产业的进一步对接。据悉,“两区”即规划面积138平方公里的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和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的本溪市工业加工区。“五大基地”即充分利用本溪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精品板材和优质建筑钢材、新型建材、装备制造业配套加工、现代中药、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建设。
      ——营口市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战略,突出抓好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同时,充分发挥中部城市群与“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衔接点的优势,为中部城市群注入更加开放的气息。
      ——辽阳市的北部进入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中,南部融入鞍山,推进大项目和重点产业化龙头项目,夯实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年均增长14%以上的目标。
      ——地处辽北的铁岭市,将全面加快对外开放、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步伐,坚持好字优先、稳中求进。
      日前,辽宁省委书记张文岳强调,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以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为切入点,加快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根据这个思路发展,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将逐步成为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精品钢材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区,东北亚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中心。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