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开局呈现稳进好 皖经济为何增势强劲
文章来源:安徽商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4月23日 15:08
      2008年,宏观调控骤然加剧,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国内金融政策趋紧,年初的冰雪灾害恰似“雪上加霜”。
      困难挡不住加速崛起的步伐。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5%,主要经济指标全部指向“稳”、“进”、“好”。“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我省经济开局实现了预定目标。
      安徽经济为何能够增势强劲?
      “我省经济已逐步具备应对各种困难的内在活力,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增强。”4月22日,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凌力道破“天机”。
      开局呈现“稳”“进”“好”
      透过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可以提炼出“稳”、“进”、“好”三个字。这是对我省经济内在活力、自主增长能力的最好解释。
      稳: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稳定在两位数的平台上。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1725.1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13.5%,是1998年以来最好水平。“在全国经济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我省又遭受特大冰雪灾害的情况下,经济能够逆势上扬,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去年同期的第21位上升到第11位。这充分表明,我省经济改变了历次周期中‘上得慢、下得快’的局面。”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作出同样的判断。
      进:纵向比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前几年;横向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个高于”有一系列数字作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创下12年来同期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为近4年来最好水平,财政收入、进出口增幅均改写了5年同期纪录;一季度,我省GDP、工业增长分别高于全国2.9和5.8个百分点,进出口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8.2个百分点……
      好: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全省财政收入329.1亿元,增长34.8%,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78.8,同比提高12.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在全国的位次上升6位;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达到35.9%,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品业增长4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幅度同比回落69.9个百分点。
      厚积能量在释放
      省发改委有关专家分析:“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的良好势头,得益于省委、省政府调度有力、应对得当,得益于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多年来累积能量的逐步释放。”
      工业强省战略效应开始显现。近三年来,全省上下坚持工业强省战略不动摇,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行动,积极实施“861”行动计划,工业项目投资累计超过4500亿元,奇瑞年产25万辆轿车、江汽1万辆重卡、马钢500万吨薄板带、有色35万吨电解铜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到2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646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161户,增长34%。一季度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2%,拉动经济增长7.7个百分点,这是我省经济增速加快的最主要因素。
      融资工作成效继续发挥。在宏观调控加剧、金融政策趋紧的新形势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融资工作。去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922.7亿元,股市融资145.1亿元,债券融资103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到位30亿美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160.9亿元,均创历史纪录。这些资金有不少结转到今年,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县域经济贡献度提高。2005年以来,我省县域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省水平,占全省的比重逐年提高。今年一季度,全省县域经济的投资额、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增幅均高于全省水平,对全省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8.5%、37.6%和31.3%,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出招抢抓新机遇
      “尽管当前我省经济形势总体较好,但国内外环境出现的新变化仍在继续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关经济专家强调,当前经济运行三大问题值得关注:
      成本压力加大。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势头较为明显,受上述因素影响,前2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1.7%,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75.2个百分点。
      流动资金偏紧。今年以来,央行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控制,先后三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面对从紧的货币政策,各商业银行普遍采取“压短保长”的策略,尽管一季度全省金融机构新增各项贷款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但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05亿元,票据融资少增5.5亿元。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进一步加剧,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
      物价调控难度加大。从趋势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在每桶100美元以上,铁矿石、食用植物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涨幅大大超出人民币升值幅度,输入型通胀因素持续存在;社会总需求较为旺盛,对价格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在企业成本上升、盈利减少情况下,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向下游传导呈加快之势。
      针对上述问题,我省目前正从七个方面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努力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做好价格工作,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抓好农业生产,加大有效投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削弱,经济运行正在进入新的重要转型期,这也是产业优化升级、企业重新‘洗牌’的时机;应对得当,将是我省缩小与全国差距的一个难得机遇。”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