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朝阳洲打造特色“新四城”
文章来源:南昌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5月5日 16:17
核心提示:朝阳洲片区与红谷滩新区的红角洲隔江相望,是南昌市中心城区八大片区之一,东起抚河故道,西至赣江(滨江路)、南至昌南大道,地形呈三角形,总面积2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随着近两年“一江两岸”的快速发展和生米大桥的建成通车,南昌城市的框架在不断拉大,一直作为南昌储备地区的朝阳洲也在逐步开始发力。由于历史原因,朝阳洲以前的建设主要集中在水厂路以北地区,水厂路以南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群众要求开发改造的呼声日益迫切。如今,朝阳洲片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南昌城市化进程的新亮点。“朝阳洲片区规划定位于建设以高品质的生活居住为主,融办公、商业服务、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设施完善的人居典范新城,营造滨江、滨湖、滨河多样化滨水特色之城。”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吴荔珍昨日向记者介绍,我市将力求将朝阳新城打造成现代宜居之城、绿色交通之城、滨水生态之城和文化休闲之城的“新四城”。
功能:南昌特色“新四城”
我市将力求将朝阳新城打造成现代宜居之城、绿色交通之城、滨水生态之城和文化休闲之城的“新四城”。
现代宜居之城:朝阳新城注重居住、商业、文化、娱乐、游憩等多功能发展,增强新城活力,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高品质的居住生活。
绿色交通之城:结合现有的道路建设,形成便捷的对外交通体系和功能分明的城市道路系统,倡导公共交通,人性化的绿色交通。
滨水生态之城:充分利用现有的赣江、象湖、南桃花河的水资源,并规划4条水系,与南桃花河一起大致形成“三横两纵”的水系绿化网,营造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多样性的滨水空间。
文化休闲之城: 在新城中心区、滨河、滨湖地区建设特色的文化创艺、休闲娱乐街区。
布局:中心城未来的商住中心
朝阳新城今后将成为南北的“纽带”、东西的“桥梁”、中心城的“中心”。据朝阳洲片区规划设计人员介绍,朝阳新城今后将成为连接旧城中心和象湖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江两岸”格局的强化,跨江大桥的兴建,朝阳洲将成为昌北红角洲和昌南城南片区之间的连接部分。同时,随着自身配套的完善、各个方向交通的疏通,朝阳新城将以厚积薄发之势成为中心城区内的商住中心。
朝阳洲片区布局结构概括起来说是:一核一廊生态轴、一横一纵发展轴、一主三副四中心、一个市政配套区和四个住宅区。
一核一廊生态轴:以朝阳公园为中心的绿核、以蜿蜒的南桃花河及其两岸带状绿地构筑成环境优美的生态轴。
一横一纵发展轴:以东西向主干道朝阳洲路为横向发展轴、以南北向主干道桃花路作为纵向发展轴拓展空间。
一主三副四中心:在朝阳洲路以南,抚生路以西的滨江地区形成朝阳新城的主中心;在临象湖风景区,及抚生路与云居路交汇处形成三个副中心。
一个市政配套区:在朝阳洲污水处理厂周围配套工业和物流仓储用地,形成集市政、工业、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产业区域。
四个住区:根据路网与河道的划分,形成四个居住区和13个居住小区。商住混合用地以高层商住公寓楼为主,规划在主中心南侧。
规划:2011年完成所有配套
在朝阳洲片区开发建设工程指挥部,一个大型沙盘模型展示了朝阳洲片区未来的风貌。模型上,未来的朝阳洲片区布局合理,规划了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娱乐区等,片区内有中小学、中央公园、市民中心、展览中心、文化中心、朝阳大酒店、污水处理场等场所。
据介绍,朝阳洲片区开发建设工程启动后,首先将提升朝阳洲片区的基础设施。据介绍,从2008年起,我市计划用2-3年的时间,在朝阳洲片区水厂路以南、昌南大道以北、滨江路以东、象湖以西11.7平方公里的区域实施路网、水网等建设,其中包括:2条城市主干道(桃花路、朝阳洲路)、5条城市次干道(水厂路、云飞路、云锦路、抚生路、翠屏路)、29条城市支路、42座桥梁、7条排水渠道以及象湖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系统,工程总投资约14.8亿元。
就学:
有中学4所、小学9所:新建住宅区逐步实行高中与初中分离办学,初中与小学合并办学。中学原则上每5万人配备一所,小学每2-2.5万人配备一所,共计配备中学4所、小学9所。中学规模按50个班设置,每所中学容纳学生2500人,每处用地规模不小于4万平方米;小学的规模平均按45班设置,每所小学容纳学生2250人,每处用地规模不小于1.2万平方米。每个居住小区设置一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容纳学龄前儿童300人,每处用地规模不小于3000平方米。
看病:
社区有医疗保健中心:医疗卫生设施方面,各住区设置基层医疗保健中心(或门诊所),方便居民就近看病、治疗。基层门诊所和社区医疗保健中心按1-1.5万人配建一处,附设在社区公共建筑内,每处建筑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规划共设置13处。
文化:
设儿童游戏场、老人活动场:文化活动站规划按1-1.5万居民设一处配置,每处按每千人用地40~60平方米,每千人建筑20~30平方米进行建设。可与小区服务中心或行政管理合设。同时,结合组团、街坊内部集中绿地设置儿童游戏场、老人活动场。
商业:
500米内有综合服务中心:配建的商业服务、金融和邮电设施,规划按服务半径300-500米布局,集中建设成小区综合服务中心,包括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需要的各类零售商店、储蓄所、邮政所、公用电话、餐饮店、理发店、修配商店等,按每1.5万居民配建一处设置。
公用:
300-500米设一处公厕:公共厕所按照繁华地段每300-500米设一处,居住区每1000-1500户设一处的规范要求进行设置,每处占地60~100平方米;小区内设垃圾收集点若干,按服务半径70米设置;垃圾收集转运站按0.7~1平方公里设一座,规划10座,每座占地不小于100平方米。其他如开关站、煤气调压站等按相应服务半径设置。
建设计划:
2007年启动三纵三横主、次干道(抚生路、云飞路)建设及南桃花河改造规划、设计、土地报批等前期工作。
2008年启动并完成三纵三横、南桃花河、西桃花河建设、部分拆迁安置房建设、临江、临湖、临河景观带、街头绿地等建设及部分拆迁整理。
2009年完成全部路网建设、水系整治、部分拆迁安置房建设及部分土地整理。
2010年完成拆迁安置房建设和土地整理工作。
2011年6月完成所有市政基础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