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蚌埠:高铁新城 呼之欲出
文章来源:蚌埠新闻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6月5日 13:42
      蚌埠是火车拉来的城市。1911年,津浦铁路淮河桥通车,标志着蚌埠正式开埠。而如今,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将给蚌埠拉来一座“高铁新城”。
      或许,是因为蚌埠对高速铁路期盼已久,当全线开工的消息从北京传来,许多人心里在“一块石头落了地”之后,更在意的是身边的“实际动作”,更相信的是“眼见为实”。
      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东海大道南侧路边,“京沪高速铁路蚌埠站”红色牌子格外醒目,沿着一条简易施工道路南行,路边一台台高耸的打桩机正在作业。施工人员用手一指:“这就是蚌埠站站房建设工地。”不远的将来,“高铁新城”就将崛起在这片原野田畴间。
      “高铁新城”空间布局“一核、两轴、三区”
      未来的“高铁新城”是啥样子?翻开《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高铁站周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目标”中明确了区域定位:借助高速铁路的开发契机,通过商贸先行起步,推动区域的综合环境建设,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居住、商务办公、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等综合设施的全面开发,通过五至十年左右时间的建设,使高铁站及其周边地段成为蚌埠城市重要的门户地区及展现蚌埠城市新风貌的窗口地区;蚌埠市最为活跃的繁华商贸中心之一;交通换乘便捷、通畅的高效集散枢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交流空间。
      据了解,高铁蚌埠站周边地段区域包括:北至东海大道,南至学苑路,西至财大路,东至李楼路,总面积288.1公顷。依据功能用地、土地增值规律、道路结构体系和地形变化特征,“高铁新城”空间结构布局可概括为:“一核、两轴、三区”。“一核”是指以高铁站东侧的公共绿地为中心,形成圈层式的核心滨水商业带,分别布置酒店旅馆、商业金融、物流贸易、行政办公及居住等用地。其中,绿地周边将建设大型商贸区,繁华热闹的商业综合用地将呈半环状围合。“两轴”分别为城市沿高铁两侧向南延伸的纵向城市生长轴,穿越高铁干道两侧向东延伸的横向城市生长轴。“三区”即高铁站两侧的综合交通功能区、高铁沿线及核心绿地周边的综合功能发展区、东海大道和学苑路之间的绿色逸居发展区。
      建“高铁新城”,龙子湖区运筹帷幄,精雕细刻
      为建好“高铁新城”,受市政府委托,龙子湖区超前谋划,出资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旅游数字技术研究所编制完成了龙子湖区高铁站周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着力打造“高铁经济文化圈”。随之,相继启动了物流集群建设可行性论证,以融入长三角现代物流体系,把蚌埠建设成为安徽省重要的物流中心为目标。规划建设蚌埠市东部产业园,其中包含滤清器产业园、玻璃产业园、物流产业园、船舶制造产业园等四个产业集群区。东部产业园计划一期投资建设周期为2007年至2011年,二期投资建设周期为2012年至2016年。效益目标是:入园企业200余家,新增就业5.1万人,2011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85亿元,工业产值150亿元,对蚌埠市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超过15%,利税58亿元,其中税金29亿元。与此同时,龙子湖区还编制完成了东西芦山风景区建设发展规划,为“高铁新城”注入文化内涵。
      据介绍,龙子湖区将本着“整体宏观控制、开发动态平衡、区域生态建构、管理弹性操作”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城市经营意识,合理利用土地,充分挖掘高铁周边地段土地开发价值。树立城市生长意识,合理确定开发时序与质量,实行弹性控制。树立城市生态意识,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就势,协调自然、城市、交通、产业和游憩等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树立城市节奏意识,建立分级明确、定位合理和城市各级道路交通体系,保证城市机能的高效运转和城市对内、对外交通的无缝连接。
      龙子湖区区委书记董兆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高铁蚌埠站建设是蚌埠的一件大事,不仅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也是全市人民关注的焦点。高铁蚌埠站周边地段开发不仅需要体现交通枢纽职能、成为展示蚌埠形象的窗口,更应成为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外溢、促进城市职能重构的节点。“高铁新城”规划建设将秉承高标准规划、市场化动作的要求,努力打造与周边的大学城、龙子湖风景区、锥子山文化旅游园和规划中的东、西芦山风景区交相辉映、高品质的蚌埠东部文化、商住、旅游、休闲、娱乐中心。
      高铁站“扩容” “新城”建设提速
      目前,京沪高速铁路已全面开工建设。规划中的京福高速铁路将于2010年开工,南段将从京沪高铁蚌埠站引出,我市将成为两条高速铁路干线交汇点。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将高效连接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区域。高铁蚌埠站的设立,将使蚌埠进入这两大城市群的强辐射范围,进一步提升蚌埠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作用。届时,蚌埠既可快捷地连通北京、天津等环渤海城市,又打通了融入长三角的快速通道,为蚌埠面向沪宁、对接长三角、加速实施东向战略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与平台。
      作为两条高铁的一个交汇点,高铁蚌埠站经过铁道部同意,站房面积将扩大到原计划的4倍,即由原本设计的5000平方米扩大到20000平方米。这一规模将大于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城市的高铁站。据了解,之所以作出如此调整,主要是由于蚌埠市的城市规划影响,以及考虑到规划建设的北京至福州高速铁路也将由京沪高铁蚌埠站引出,按原先设计的蚌埠站规模将满足不了列车运行需要。
      京沪高铁在蚌埠设一级站,站址确定在龙子湖区李楼乡汪圩村,为配合站区及周边建设,龙子湖区将对汪圩村进行整体搬迁。龙子湖区现已专门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融资平台,制定了翔实的工作方案。目前,农民新村已规划了搬迁安置点,拆迁工作将全面启动。
      另据了解,龙子湖区已与全国房地产龙头企业和大的投资集团广泛接洽,争取更多更大更有影响的知名企业前来投资。“高铁新城”建设即将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5年后,全长1320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将建成通车,届时,北京到上海全程只需5个小时,从蚌埠至北京只需2.5个小时,至上海只需1.5小时。时速300公里高速列车将把蚌埠带入“高速时代”。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