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转型 鞍山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
文章来源:东北新闻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6月5日 13:56

  鞍山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正在使鞍山人日益感受到便捷、舒适和满意。
  这样一组数据,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鞍山近年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在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年均递增15.2%之后,今年前5个月又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连续两年年均递增16.3%的基础上,今年前5个月又同比增长21.5%。
  这样一个发展速度,源于鞍山市决策者们发展思路的转变。鞍山市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的战略思想,大力发展辐射周边、支撑工业化进程和满足人民消费需求升级的现代服务业,整合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和水平提升;力争到2010年前,将鞍山建成辽宁中南部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和北方优秀旅游城市。拓展新空间,推进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转型
  由于历史原因,鞍山市服务业一度有些滞后,存在着很多明显的不足。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鞍山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新的城市发展理念,确定通过土地置换,进行大范围、纵深度的调整,对城区内工业企业实行异地搬迁改造,对城区沿街旧居民楼实行退居进商的动迁改造,在城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专业市场集群,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拓展新空间。
  一部高起点、大手笔,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从“点、线、面”三个角度对全市服务业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布局。按照“东控、西进、南拓、北调、中疏”的城区空间发展新思路,鞍山市确定在中心城区精心打造5条精品路带,即规划建设商贸景观路(胜利路)、品牌汽车路(千山西路、兴盛路、解放西路)、旅游观光路(千山东路)、商饮风情路(建国南路)和滨河经济带(南沙河两岸),规划建设重点项目52个,占地面积达644万平方米。通过改造开发,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端品牌,增强集聚能力,形成以站前中央商务区为龙头,铁西、立山、湖南等8个区级商务中心区为骨干的时尚化、精品化、现代化的商贸集聚区。
  全新的定位与规划,使鞍山市的现代服务业设施的建设热度不断升温。以家乐福、天津家世界、香港新世界、苏宁等为代表的知名连锁企业争先恐后登陆鞍山;传统批发市场也在转型升级中再发活力,海城西柳服装批发市场、南台箱包市场、岫岩玉器市场等大型市场的商品销售不仅覆盖东北,辐射全国,还影响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新的发展构想,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升级取得历史性突破
  实现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不是单纯地振兴老的工业企业,而应该是一、二、三产业协调一致,互相促进的共同发展。基于这一认识,鞍山市近几年间始终自觉地把“商贸活市”作为完成振兴大业的一项重点战略。2006年以来,随着商业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不断提高,流通服务业的产业地位有了新的提高。到去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36.1%提高到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4%;全市服务业实现的增加值和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17.6%;去年全市服务业创税收超过25亿元,比2000年增长1.8倍,占全市税收总额的20%以上;从业人员达到41万人,比2000年增长58%。自2006年以来,全市流通服务业累计开工建设项目321个,总投资978亿元,两项指标均超过“十五”时期的总和。目前,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和餐饮网点达到247个和448个,分别比2000年增加近一倍;全市大型商业服务设施达到32个,各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已发展到230处,其中,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市场有二十多处。
  今年以来,鞍山市现代服务业的项目建设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投资数额之大、亿元项目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全市已确定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的亿元以上项目达25个,总投资241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特大项目两个,10亿元至50亿元的项目5个。对这25个重点项目,鞍山市作出具体安排,进行“点、线、面”全方位推进。有关方面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全力推进了以大商新玛特、香格里拉大酒店为代表的胜利路精品路带建设,以站前商务中心为起点的建国南路商饮风情一条街建设,以香港南凌公司、大连海昌集团等为代表的千山东路旅游文化产业带项目建设,以瑞盛汽配城为重点的汽车产业一条街项目建设,以及大连金马综合美食娱乐广场、新华风味美食一条街等项目的建设,并已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手抓空间布局,一手抓项目引进,加快现代化服务业态全面提升
  为了更加适应城乡群众新的消费需求,使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相应的业态支撑,鞍山市通过采取一系列引进、扶持和培育措施,积极推进服务业态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重点发展连锁经营、辐射面广的商业项目,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连锁企业。3个月前,新玛特位于胜利广场和铁西兴盛广场的两个大项目相继开工;在立山广场建设的华润万家商城大型连锁超市和在胜利路建设的家乐福超市都已进入装修阶段;在建国东路黄金地带开建的兴隆大家庭正在日以继夜地抓紧施工;在解放东路地段开设的大润发分店也将于年内开业。据鞍山市商委的同志介绍,按照比较专业的计算方式,以鞍山市城区目前的人口规模,应当建有10至15个大型超市,而目前在建超市达到7个,加上即将开建的5个,中心城区的大型超市与需求量基本平衡,而且分布比较合理,再加上见缝插针的小型超市,完全可以满足城区内百姓就近购物的日常需求。
  据粗略统计,目前这个市已有较大型零售市场近50个,各种专业(专卖)店3.6万个,有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企业120余家,各类零售连锁店铺超过1000家,连锁企业实现的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由“十五”初期的不足1%迅速提高到现在的25%左右。全市原有的国有流通服务企业,已经基本完成改制;国有、集体企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14.1%下降到现在的3.8%。业态的提升不仅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而且直接促进了城乡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使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更加均衡和谐。去年,鞍山市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上年增长14.5%,主要商品的销售量年均增长幅度都在10%以上。
  统筹兼顾,城乡一体,让现代服务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要让农民群众同市民一样,及时享受到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的成果,是这个市在相关工作安排中牢牢恪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春节前,这个市的4个“万村千乡”试点企业为农家店配送的各类食品和日用百货等商品价值3000多万元,使春节期间全市农村实现的消费额高于市区7个百分点。目前,鞍山地区农村共有符合标准的农家店826家,覆盖了90%以上的乡村,较好地解决了原来存在的农民购物不方便、不实惠、不安全的问题。在农村,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要求,市商业主管部门全力实施了“万村千乡”、“双百”和“信福”三大惠农工程,并对重点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给予政策扶持。为支持本土超市改善软硬件建设、延伸经营触角,两年来共争取农家店补贴资金242万元,农家店配送中心贴息贷款4000万元,双百工程政策补贴1075万元,信福工程政策补贴100万元,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贴息和政策补贴1044万元。
  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和对农村重点服务业项目的扶持,也使鞍山地区农村的传统服务业态发生了深刻变化,零售企业连锁化实现了零的突破,消费品市场得到规范和提升。农家连锁店商品配送比例已达到40%,年实现销售额达4亿元,并以20%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仁泰食品、三合畜禽、西柳服装、南台箱包、岫岩和宁远蔬菜等加工企业及专业市场的软硬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实力不断增强。近两年,全市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接连超过城市,达到了19%以上。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