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钢、两煤联合重组 河北重点产业"大集结"...
文章来源:河北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6月13日 15:29
  6月11日上午,河北省政府就整合唐钢集团、邯钢集团组建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整合峰峰集团、金能集团组建冀中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事宜召开新闻通气会,正式向社会宣布了该省钢铁、煤炭两大重点产业布局调整这一重大战略决策。
  至此,一度广为业界猜想的河北钢铁和河北煤炭产业重组方式,终于水落石出。依托省属国有产权组建两大集团这一战略举措,也标志着以钢铁、能源等产业为代表的河北重点产业,在科学发展和国内外产业大重组、大并购的时代背景下,终于做出了历史性的抉择。
  产业趋势和政府推手,促使大重组“瓜熟蒂落”
  尽管就河北组建钢铁和能源两大集团早有猜想,但面对11日省政府召开的新闻通气会,诸多媒体还是感到有些突然。尤其是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的重组,意味着目前中国最大钢铁联合体的诞生。
  “这种整合是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分析钢铁、煤炭企业现状和改革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河北实际出发,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后批准的。”在新闻通气会上,副省长孙瑞彬特意解释说。
  一个是河北战略支撑产业之一,被誉为“工业长子”,一个是河北传统支柱产业,在河北能源消费中居于主导地位。二者选择在这一时间宣布整合大略,从深层次分析,实为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结果,只是在恰当的时机,政府从中履行出资人角色而已。
  无论是产业竞争需要还是政策等外部环境要求,重组可谓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自2005年7月国家颁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为在国家产业布局中赢得话语权,国内先后有20多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并购重组。而且这种并购重组突破了地区、所有制限制。宝钢集团从区域重组转向全国布局,鞍钢与本钢重组立足东北、南征华南、涉足福建,武钢整合华中后把触角伸向大西南,山东济钢、莱钢重组后将在山东半岛形成2000万吨至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集团。
  同样,国家颁布《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后,国家给予适当国债资金补助,重点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兼并整合中小型煤矿;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引导形成产能亿吨级和5000万吨级的大型骨干企业;鼓励有优势的煤炭企业实行煤电联营或煤电运一体化经营……
  系列政策导向,促使山西、河南、安徽等地纷纷掀起煤炭企业大整合狂潮。黑龙江省甚至将全省7个矿务局合而为一,形成一只拳头。而位于河北煤炭生产量前三位的企业开滦、金能和峰峰,产量分别在3000万吨、2000万吨和1000万吨级别。要按时达到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非联合重组莫属。
  而同时,河北钢铁和煤炭两大产业市场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前者原材料价格高涨,成本挑战与日俱增,产业版图被并购分割的格局日趋明显:国外,钢企米塔尔意图控股津西钢铁,耶弗拉兹集团控股德龙集团;国内,宝钢从南部、首钢从北部介入河北钢铁。后者亟待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减少环境代价,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而且,两大集团成员企业,具有共同出资人,资产划转简单便捷,企业之间高层干部相互交流频繁,同为省属,多年来已形成共有的从属感、认同感。”省冶金政研会副会长宋继军分析说,这些已成为重组的必备条件。
  多方因素下,省政府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以产权为纽带,以产业政策为依据,以产业趋势为参照,促成了两大产业中企业间的战略重组。
  向集中度要竞争力,是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题中应有之义
  省冶金政研会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1至4月份,全省钢铁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低了2.4%,但就在同期,由唐钢、宣钢、承钢三驾马车支撑的唐钢集团,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2.38%。一降一升,便是天壤之别。“背后透露的问题,还是我省钢铁产业集中度太过分散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重组联合带来的高效。”宋继军点评说。
  业内人士提供资料显示,到2007年,河北近100万吨以上民营钢铁企业就有26家,且分布在全省11个设区市。反观全球钢铁业,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米塔尔与第二大钢企阿赛洛重组后,钢产量便达到1.2亿吨左右,一个企业相当于我省钢铁工业的总体规模。“我们缺少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型钢铁企业。”在新闻通气会上,孙瑞彬副省长如是说。“强调规模经济的钢铁工业,如果没有高度的产业集中,就意味着生产成本难以下降,在原料和成品两个市场上难以取得优势地位,地区产业发展就难以避免重复建设,产业竞争力就无从谈起。”宋继军直言不讳。“去年河北钢产量超过1亿吨,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但我们却没有赢得与这一身份相适应的综合竞争力。其中症结之一便是产业布局过于分散。历经10年起落,河北钢铁航母终于浮出水面。”如今身兼河北钢铁集团筹建组组长的唐钢集团总经理王义芳告诉记者。
  河北钢铁在庞大的数量身躯下,亟待孕育出真正的可以左右局势的大集团来。6月11日,河北钢铁集团宣布开始组建,从2007年相关数据可以测算出,这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年产粗钢3158万吨的国内最大钢铁集团的诞生。而同期,宝钢集团产量为2857.79万吨。
  同样的产业发展轨迹,也让河北省煤炭工业看到了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强者路线图。“根据初步规划,冀中能源集团年产原煤2010年将达到5000万吨以上,2015年突破8000万吨。对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有信心。”河北能源集团筹建组组长、金能集团董事长王社平如是说。据介绍,“十一五”初期,我省煤炭企业多达917家,经过近年来的整合已经减到349家,而到2010年,要减少到60家。
  对这一目标,王社平期待早日实现,他介绍,根据有关资料,美国前四位煤炭企业的年产量超过了4亿吨,其国内市场份额为43%,澳大利亚1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其国内市场的21%。而去年,中国最大煤炭生产企业神华集团生产原煤2.35亿吨,且增势强劲。
  置身产业大变革的浪潮,河北钢铁工业和煤炭工业,渴望从此次两大集团重组中锻造实力,重塑自身的形象和角色。
  只有把事情先干起来,很多问题的解决才有了可能
  算上这次组建河北钢铁集团,河北钢铁工业围绕产业重组建立大集团,在10年时间里已经历“五起四落”了。
  河北钢铁界的“老人”都知道,第一次提出组建河北冶金企业集团被搁置,第二次提出组建大集团未被落实,第三次提出围绕唐钢整合邢钢、石钢、宣钢没有结果,第四次明确组建南北两大集团南部集团没有形成,到今天河北钢铁集团终于要建立起来。
  曾几何时,每一次设想都是一种积极探索,但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对外部条件考虑太多,总想所有条件都具备了,最终形成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常言道不破不立,其实我们可以考虑,先立后破,只有把事情先干起来,很多问题的解决才有了可能。其实,从两大集团组建来看,省政府有这种意图。况且,这种做法可谓一举多得。”有关经济界人士如是分析。
  河北钢铁集团的成立,对于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加速市场整合,提升产品档次,增加对原料供应商谈判砝码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催生我省重量级企业的同时,也对其他钢铁企业作出了示范。“省属国有钢铁企业大联合,就意味着我省诸多尚在寻找出路的民营钢铁有了一个更有安全感的大靠山,他们会更多考虑在产业整合中选择河北钢铁集团。”宋继军判断。
  也有业界人士分析,在政府引导下,大集团发展指向沿海布局将引导一些身居城市或周边的钢铁企业向沿海转移,大重组将促进整个产业从分散到集中,从粗放到集约,从规模数量扩张到品种质量转型,从资源能源消耗式增长到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型转变等等诸多方面,无疑具有引导示范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对于携手峰峰集团,王社平以为正可以解决双方面临的各自难题。“金能集团在煤炭资源快速扩张和煤炭产能迅速扩大的同时,人才支撑、管理基础、工艺技术水平都有待新的提升,而峰峰集团虽然具有较为明显的人才优势、管理基础和煤种结构等竞争实力,但在新发展中,由于煤炭产业链条延伸和项目建设实际需要,企业面临着资金缺口和融资压力,同时在资源扩张方面,也面临着更大挑战。”“以河北能源集团组建为新起点的产业重组,对于煤炭工业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安全生产,以及对配套后续产业的衔接等诸多方面,都将起到积极作用。”省国资委有关人士分析说。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