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增4家金融机构 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6月17日 15:16
武昌中南路上,聚集了人行武汉分行、建行、工行、交行、农行、中行、招商银行、浦发行、武汉商业银行及数家期货、保险公司,成为武汉的江南金融一条街。
进入6月,在光谷上班的人发现,武汉高科大厦顶层,悄然闪现天风证券的LOGO。5月下旬,天风证券从成都迁都来汉。“迁都后,将由单一经纪类券商变身综合类券商,除融资融券和直投等创新业务外,综合类券商所开展的业务都将涉及”,该公司董事长余磊说,除此前在北京、深圳、成都、大连和南京的12家营业部外,还将在汉、沪增设营业部。
天风总部迁至武汉,令这个中部重镇的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达到4家。另三家是长江证券、合众人寿和交银国投。
在天风证券迁都武汉前一天,广发期货在汉的首家营业部开张。随后,我省第一家源自境外的财险公司民安保险湖北分公司挂牌。加上3月份组建的渤海财险湖北分公司,在3个月里先后有4家外地金融机构登陆武汉。
此前,法兴、汇丰等外资银行武汉代表处升格为分行。 瑞穗实业银行副行长佐藤康博去年12月访汉时透露,今年10月将在汉设分行。
时逢湖北、武汉出台《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之际,有人认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之旅开始起锚。
武大经管学院副院长、金融学博导叶永刚认为,天风证券的迁入,无疑会增加武汉金融的聚集效应。
“天风模式”能否复制?
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是武汉孜孜以求的梦想。
热望复兴“汉口华尔街”的江城人,在拥抱各金融分支机构的同时,更期盼具有强大资金聚集效应的金融总部也能来汉落户。
截至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招银、光大等绝大多数股份制银行均在汉设立了省级或武汉分行,30家保险公司在汉设立省级分公司,但缺少全国和区域性的金融总部。
金融总部的资金聚集效应有多大?合众人寿负责人称,全国各分支机构的保费收入全部汇入武汉总部,去年超过30亿元,今年50亿-60亿元,2010年计划达200亿元。
天风迁都成功,引发关于复制“天风模式”的猜想:若有几家全国性金融总部迁来,武汉区域金融中心之梦指日可待。
天风证券何以不远千里投奔武汉?董事长余磊解释,除了股东多来自武汉的因素外,在四川5家券商中,天风系“小不点”,难以受重视,发展受到局限;武汉之前只有一家本土券商,迁至武汉会得到地方政府更多政策扶持。
自2002年武汉一上市公司成为天风第一大股东开始,天风迁都之路走了6年。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仁祥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前景是吸引金融机构总部落户的重要前提,当前京、深等地一些金融总部都东迁上海,武汉要吸引外地金融总部迁入,难度很大。
在王仁祥研究的《武汉金融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现状考察》课题中,武汉金融竞争力排在沪、京、穗、深、宁之后,居中部首位。
但金融总部是各国际大都市必争的稀缺资源。武汉的目标虽只是打造华中区域金融中心,但竞争对手决不限于中部省份,而是全国。
金融中心之战才开始,竞争已异常激烈。北京承诺在京设金融总部奖励1000万元,上海立即将价码提高到1500万元,随后大连承诺奖励2000万元。
合众人寿是目前唯一将总部设在武汉的保险类金融机构。 该公司总部一负责人说,高端金融人才如保险精算师等就业首选京沪穗深,也制约了金融总部迁汉。
“汉口华尔街”之梦须另辟蹊径
武汉吸引金融总部迁汉,短期内恐难奏效,还须另辟蹊径。
合众人寿董事长戴浩认为,武汉是中部教育、交通中心,商业基础良好,有发展总部经济的独特优势。
戴浩说,京沪穗深四大城市国际化领先、开放度高、吸引人才等优势明显,但土地昂贵、生活成本高,同时广、深教育基础不如武汉,武汉应发挥教育资源雄厚、生活成本低的优势来吸引金融人才,在政策支持、土地供应、税收优惠上做好文章,尤其是扶持现有金融企业做大做强,趟出一条独特的金融发展之路。
叶永刚认为,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前提是经济发展,随着沿海产业向中部转移,武汉迎来金融业发展的机遇,首先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取得突破。
王仁祥说,武汉人也从来不乏创新精神,上个世纪“汉柜交易”就曾名噪全国。省和武汉要充分利用“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便利,大胆发展票据交易、产权交易、三板市场等,同时着力引进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来汉设中国或区域性金融总部。
5月8日,武汉市副市长孙亚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也表示,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具体措施包括:加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建设与引进,打造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中心和区域性管理总部;发展上市公司(到2010年上市公司达70家,是现在的两倍)、风投公司,做大做强产权交易中心等。
近日,武汉商业银行获批组建汉口银行,有望成为首家总部在汉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另外,武汉还有意在市农信社基础上筹建区域性农村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