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经济在转型中升级 每平方公里产出超4.5亿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6月18日 15:48
面积为988平方公里的江阴市,2007年总产出超过4500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产出超过4.5亿元。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江阴经济发展以“亩产论英雄”,就是在最小的“土地分母”载体上,实现最大的“发展分子”产出,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结果。
细观江阴经济产出,工业的贡献功不可没。据江阴市经贸局介绍:该市目前列入统计的工业企业7753家中,年销售超10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就有1162家,占了全市工业产出总量的90%。江阴市实现“消耗最小、资源(使用)最少、效益最大”的优化发展,首先抓的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集团企业总部化、规模企业品牌化、中小企业专特化”。
江阴工业中,纺织、冶金这两大传统产业占60%以上,从“十五”期间就展开的“传统产业高新化”进程,使这两大行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现在江阴市大大小小“吃纺织饭”的企业中,无梭织机已占织机总量的98%以上,品牌纺织产品更占产品总量的2/3以上,“纺织大市”成了名闻海内外的“纺织强市”。冶金产业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目前弹簧钢、轴承钢、深海用钢等优特钢制品,已占全市钢制品产业的40%以上。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产业和风力发电产业等则放大发展,该市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已占全市工业总量的8.2%;太阳能光伏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有1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参与,2010年产出有望超200亿。
江阴市目前拥有营业收入超百亿的企业10家,超10亿元的企业33家,超亿元的企业295家。让这些集团企业把决策机构、研发机构和创意部门留在本地,而把大量生产环节转移出去,是“集团企业总部化”的内涵。经过精心运作,现在不仅江阴的大公司在实施“总部化”进程,还成功引进了比利时贝卡尔特、香港中信泰富、台湾瀚宇博德等境外大上市公司的总部。而对年销售不到1000万的近7000家中小企业,江阴市则花大力气引导它们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