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芜湖:产业优势引发“集聚效应”
文章来源:安徽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7月1日 14:26
      在迈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业优势已成为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产业优势又主要表现在是否拥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有没有形成能够增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作为沿江开放城市的芜湖,以自主创新的理念和思路,持之以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产业发展从“有没有”到“强不强”的跨越,走出了一条产业特色鲜明、支柱产业突出的现代工业发展之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工业规模小,结构层次低,产品档次低,产业竞争力弱的现状,芜湖市委、市政府结合现有工业基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思路,在综合比选之后,将产业关联度大、成长性好的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3个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运用政策扶持、以存量吸引增量、招商引资等多种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培育,芜湖三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
      打造产业发展优势,除了要拉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产生“产业集聚效应”,拉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竞争力。芜湖围绕三大支柱产业做文章,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牵动性强的特点,强化对相关产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吸引众多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汽车工业是最具拉动力、产业链条最长的产业。该市依托奇瑞汽车在自主创新中飞速崛起为平台,吸引上下游汽车零部件产业向芜湖集聚,目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已突破4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国内知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近30家,形成了以奇瑞为核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起首家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并进入国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出口基地行列。美的、日立空调落户这个市后,已连续增资扩建,吸引了40多家空调部件生产企业,形成了空调产业链。随着世界最大的开关式电源供应器厂商台湾台逹电子集团的落户,该市电子电器产业集群正快速崛起。在国内水泥建材龙头企业海螺集团的领跑下,芜湖已成为全国高标号水泥、金属管材、铜基复合材料、化学建材、工程塑料等材料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产业集聚给芜湖工业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还大大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奇瑞汽车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纷纷加大科研投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这些企业立足芜湖、走向全国,为奇瑞、一汽大众等数十家汽车生产企业的上百种车型,开发出近万种配套产品。技术创新大大提升了芜湖汽车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该市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以奇瑞汽车为依托,重点发展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汽车传动和行驶控制系统、汽车安全及故障诊断系统等汽车电子相关产品。目前,该园区已汇集了3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和3个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成为我国产品种类最全、产品技术水平最高、产业规模位居前列的汽车电子产品生产、流通中心。
      尤为可喜的是,产业聚集使芜湖汽车产品不仅在国内占据一席之地,而且走出国门,实现大批量出口。2007年,奇瑞汽车出口达11.98万辆,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位。芜湖西门子威迪欧公司继仪表标度盘成为东南亚制造中心、汽车废气循环控制阀等批量出口到欧洲后,又开拓了日本、韩国市场,为铃木、日产、现代等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仪表等产品;芜湖惠辰汽车零部件铸造有限公司为美国伊顿公司开发出离合器调节环等铸件产品;芜湖恒坤、聚达、稳乐等10家制泵企业出口的汽车液压制动泵60%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成为全球液压制动泵配件市场的主力军。
      芜湖打造产业优势所形成集聚效应的实践证明,在产业的选择上要坚持有限目标,要以前瞻性的眼光科学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有咬定青山的坚定和韧劲,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培育产业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