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升起,成群的鸭子嘎嘎下田,啄食水稻稻秆上的害虫;夜幕降临,一盏盏杀虫灯点亮田野,蓝光引诱着贪吃的飞虫。这是记者10月初在丰城市富硒产业园看到的乡村美景。在绿色、健康食品标准的引领下,丰城市依托富硒土壤建起了独具特色的富硒产业园。通过一年半的运作,此园已引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5家,投资项目6个,总资金5.5亿元,目前已投入1.5亿元。富硒大米、富硒鸭及鸭蛋、富硒花生已经走上城乡居民的餐桌。
当两年前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丰城发现524.2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时,一幅宏伟的富硒产业蓝图就开始在丰城描绘。该市聘请中国农大编制了富硒产业规划,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约50平方公里的产业区,打造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富硒产业集群。此外,该市聘请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与农业标准研究院、浙江林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启动制定富硒大米、雷竹、鸭、鸡蛋、水果等产品的国家级标准,并统一了富硒技术操作规程。同时与全国7个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努力打造“中国生态硒谷”。
产业富民,“富硒”先行。该市成立了富硒产业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了富硒产业协会。去年以来,市财政投入600万元,用于富硒产业的规划和公路建设,并整合中央财政支农资金1800万元,用于标准粮田、水库、公路、造地和平整土地等建设。今年6月,该市还和中国农大联合举办了“中国生态硒谷(丰城)产业发展研讨会”。
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纷纷寻“硒”而来。华英富硒种鸭场落户产业区,圣迪乐村生态食品公司投资1亿元兴建富硒蛋鸡自动化养殖小区,御润房富硒油茶开发公司已栽种油茶3000亩,珠海农丰进出口公司投资3500万元开发富硒有机大米和雷竹,董家富硒绿色蔬菜公司建立了富硒蔬菜大棚100亩。目前,该市开发的富硒有机大米、富硒鸭和花生等产品供不应求,它们在带动富硒产业的同时,也带动一方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