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全球金融新秩序重建 中国应当扮演的五大角色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11月17日 16:25
  由欧美发起并以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峰会命名的G20首脑会议,是一个决定未来国际金融秩序及新兴市场国家命运的重要峰会,这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博弈的开端,也是一个艰难的机遇
  G20"谱系图"
  对美国而言,出席会议的各国首脑不仅是共商良策的群英,也是分摊危机的埋单者。G20峰会是精彩的群英会,或许也是无形的鸿门宴。笔者根据20国的经济实力、金融影响力和失衡程度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高度失衡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属于发达国家,近20年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失衡与金融困境,尤其美国是高度失衡的核心国家。
  第二类:被动失衡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沙特),前四国是被高盛称为"金砖四国"的BRIC,而沙特也自称金砖集团国家,成为BRICS。"金砖四国"这一美名恰是华尔街投行之王、并自今仍掌控美国金融稳定办公室的高盛所创,貌似赞美,实则金砖对谁而言寓意难测。中国的制造、印度的技术、巴西的资源、俄罗斯的能源、沙特的石油都离不开美元作为核心的金融体系,长期以来这些新兴国家为全球金融体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现今不仅受到核心国家金融海啸的影响,而且在现有全球金融体系中没有相应的合法地位。可见"金砖四国"是对于金融核心的发达国家而言,犹如上世纪亚洲被称为"远东地区"一样,是相对于英美国家而言。
  欧盟作为一个特殊的实体,其成员中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属于高度失衡的核心国家,而其余的则属于被动失衡国家。
  第三类:外围失衡国家(阿根廷、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南非、韩国和土耳其),在危机中受到较大影响。虽处于核心集团与金砖集团之外,但也表现出货币、金融危机的不同形态,下一波将会演变成何种危机尚待观察,G20峰会将对其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不管何种失衡类型的国家,都是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产物。G20峰会体现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条船。
  我们特别需要关注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际金融的博弈期(截至G20峰会);
  第二阶段:全球金融动荡的中继期(峰会举行日到2009年2月),这是全球领导力相对稳定期。奥巴马政府上任三把火将重新影响华盛顿与华尔街;
  第三阶段:国际金融的新政时期(2009年2月至2009年下半年)。通过博弈,会出现国际金融体系、货币体系与监管体系的一些新的协议与规则。
  三大绝招VS三道坎
  G20峰会是在全球化严重失衡的危机中,由导致失衡的核心国家发起召开的寻求平衡的首脑会议。
  美国会动用"三大绝招"来维护自身利益。
  第一招,自由市场名义下的贸易限制牌。继续维护美国核心价值观:自由经济与自由市场,从会议命名"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可见一斑。实质是维护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新政府将使美国走出长期依赖资产和债务的消费狂热型增长模式,对新兴国家可能采取贸易限制,在自由市场的名义下出贸易限制的牌。
  第二招,IMF重组下的领导力掌控牌。距离美国财政部不远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厦,长期以来名义上由欧洲人掌控,实际上受制于美国财政部,欧美围绕世界金融领导权的争斗彼此心知肚明。峰会上美国迫于压力不得不同意增加新兴国家的投票权,但仍想牢牢控制住布雷顿森林体系遗留不多的控制权。千万不能对投票权寄望太高,除非大家联合起来在投票权上争得与欧美抗衡的权重,而主动权的钥匙在中国手中,新兴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当通过IMF有理有利有节地推动全球金融体系与货币体系的改革。
  第三招,货币体系调整下的美元中心牌。提议召开G20峰会本身体现了美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董事长"地位,一切围绕改变美元霸权地位的提案和争议都将被美国的拖延策略、双边承诺策略等化解转移,会议将在各国谅解、猜疑、观望的复杂情绪中落下帷幕。
  同样,见招拆招,各国为与其制衡也有三道坎需要美国跨越。
  第一道坎来自俄罗斯。因美元升值而造成的石油跌价引起国内经济失衡的俄罗斯,挟其石油与粮食的优势对美国货币政策发起攻击,并会提出卢布作为世界贸易结算货币的诉求,尽可能联合其他失衡国家与美元相抗衡。
  第二道坎来自欧盟。峰会召开之前英法已达成部分共识,希望G20能够构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争取欧元、英镑在世界储备货币中的位置,重新设置二战以后的全球金融格局,以获得其他欧盟国家的支持。
  第三道坎来自日本。受次贷危机波及较少仍拥有充裕资金的日本蠢蠢欲动,希望在所谓拯救行动中从美国取得更多的利益,从而与欧盟、中国、印度等共同实施世界经济的监管权。
  中国的五大角色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长期高增长的经济大国,必须获得相匹配的国际金融地位,因此成为G20峰会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导国家是必然的。中国应推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与代表权,增强国际金融体系的有效性与稳定性。中国在G20扮演了五种角色。
  第一,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倡导者。
  中国拿出在全球经济体系、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监管体系的实施方案,作为改革金融秩序的倡议,赢得各国的支持与拥护,成为新世界新秩序的建设者。
  第二,国民利益的维护者。
  作为美元最大的储备国和债权国,中国国民在金融海啸中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在峰会上,我国也表明了自己的损失,显示了被动失衡国家的困难。
  此举既可让中国展示与世界各国患难与共的有利形象,也能防止自己成为未来美元贬值的进一步受害者。同时,我们必须以债权换股权、债券与资产缩水补偿协议等具体措施要求美国作出担保承诺。
  第三,不同失衡国家间的协调者。
  出席峰会的20国首脑都是全球危机的受害者,必定会为了本国利益提出各自的要求,中国不仅维护了本国的利益,同时也成为了不同利益经济体的协调者,显示责任大国的胸怀与智慧。
  第四,恢复世界经济的组织者。
  金融海啸过后,世界经济的复苏将是一场缓慢的过程,中国最近采取十大措施,恢复与保持本国经济较长时间较快增长的势头,这是对稳定全球经济最大的贡献。同时,我国也将进一步对东盟,亚太,欧美等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正常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显示对世界经济恢复的高度信心。
  第五,发展中国家的辩护者。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对本次危机已经和正在波及的最不发展国家的利益(如粮食危机等)表示了高度的关注,对其生存和发展进行呼吁,并带头提供相应援助,为在这次危机中受到损失的弱势国家争取足够权益,展示普惠、共赢的理念。
  这次峰会是解决全球金融危机的开端,虽然各国不可能达成更多一致行动,但这毕竟是重要的历史转型关头,任重而道远。准备充分的中国将对新兴国家的命运与世界金融秩序的重建产生重大影响。(作者系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教授)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