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集团讨论救市政策 西方改口称赞中国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9年2月16日 14:16
七国集团讨论救市政策 各国承诺不贸易保护
此前曾质疑中国操纵汇率 现在态度明显软化
西方改口一致称赞中国货币政策
"北京对当今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财长盖特纳14日在西方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这样称赞中国。滑稽的是,就在两周前,盖特纳指责中国"操纵汇率谋取利益"的报道还铺天盖地。
态度软化西方发出求救信号
美国《华尔街日报》今晨名为《7国转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态度》的报道说,就在不久前,西方主要国家还一致攻击我国的货币政策,但G7会议却发布了一份声明草案,称欢迎中国提振经济增长的措施,并表示中国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应当能够促进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态度明显软化,这显示了西方国家对北京帮助化解全球金融危机的渴望。《华尔街日报》这个美国本土一流媒体,提出了这样一段往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期间,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中国固执地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实为不公平竞争,使得美国公司在贸易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无数美国人因此失业。"而美国财长盖特纳在新上任不久,便在他的上任确认程序会议上重申了奥巴马的这一观点。
根据美国贸易法,美国财政部今年4月必须作出正式裁决中方是否操纵货币以达到在贸易中牟利的目的,美国因此将不得不与中国展开谈判,它将会是中美关系的一个耻辱。
巧合的是,报道还提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在4月举行的20国集团伦敦首脑会议上与奥巴马碰面,届时,奥巴马政府将会努力说服其他与会国家配合中美的经济援救计划。
前后态度转变之大,令人咋舌。
美国本土媒体尚且如此报道,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昨夜至今晨,世界各主流媒体都将类似于《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报道刊登在头版位置,以"各国赞扬中国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上的作用"为主题词进行连篇累牍。他们普遍把西方国家态度的转变归结于经济的不断恶化,认为他们需要北京。
G20势头猛 G7靠后站
据美国媒体报道,G7正在失去其领导世界经济的"霸权",因为随着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金砖四国"的经济不断崛起,G7的决策越来越不能代表世界经济的整体利益,G7开始"往后靠",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发展的G20(20国集团)。
报道称,G20包括美国、中国和沙特等20个国家,2007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去年9月中国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金砖四国"共占有世界41%的外汇储备。而且沙特每天的产油量就基本上与G7所有成员国每天的产量持平。
报道因此称,世界已经改变了,G20将取代G7驾驶员的位置,掌控世界经济的发展,"留给G7的位置只有后排座位了"。
"美老大"呼吁制定全球贸易规则
但惊讶之言还不止于此,会上各国纷纷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出警告。
14日发布的草案更是表示,为充分恢复市场对全球金融系统的信心,美国甚至以"老大哥"的身份倡导拒绝贸易保护,G7承诺进一步采取可能必要的措施,共同避免不利影响。
而13日晚美国国会参议院最终投票表决批准的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广受各方批评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即要求计划支持的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
连美国自己的分析人士都认为,这一条款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不仅违背了自由贸易原则,同时也有悖于危难时刻大家合力共渡难关的精神。
对此,盖特纳的解释是,美国不会使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复苏,条款的实施将"遵守自由贸易规则"。他呼吁,各国应致力于共同制定全球自由贸易规则,以应对全球面临的金融危机。
新闻背景
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13日开始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会议主要议题包括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和防止保护主义等。
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一些国际机构负责人和西方七国集团成员国官员发出了应对金融危机、促使经济早日走出衰退的呼声。
名词解释
关于G7:即七国集团首脑会议(或七国集团),由七大工业国美、英、法、德、意、加、日组成。是为研究经济形势、协调政策而举行的首脑会议,开始于1975年。
多年的运行已让G7会议成为主要发达工业国的首脑会议,多项国际行动计划均在这一框架内达成。
如政治领域,上世纪末G7就发动科索沃战争以及相关战争费用分摊达成一致;经济领域,著名的广场协议以及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救助也是G7的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