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疯传将打出新一轮经济子弹 首轮弹药还能发力3月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9年4月15日 16:11
  随着天气逐渐升温,一季度经济数据也频吹暖风。但金融危机的严冬显然尚未结束,中国经济能否回暖反弹也还不得而知。在此情势下,中央将出台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的消息在近日疯传,似乎想带给人们更多信心。
  但,这消息是真的吗?而且,我国经济目前需要新的刺激政策吗?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触底开始好转,而已有的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尚未完全体现,还会持续发力3到6个月,目前不需要额外的经济刺激政策。
  而上周末温家宝总理的答记者问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也表明,决策者既注意到了好转迹象,又考虑到经济反弹的基础未必稳固,分析预计,短期内将以观察数据为主,不大可能出台力度较大的调控措施,将为"政策真空期"。
  GDP季度增速环比已经开始反弹
  陆续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开始显示出回暖迹象。国家统计局4月9日公布了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1.1,比上季度提高6.5点;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05.6,虽然比去年四季度回落了1.4点,但相对去年四季度比三季度21.6点的回落,降幅明显收窄。此外,3月份外贸数据好转,进口与出口同比降幅分别缩窄至-25.1%和-17.1%,相较于1、2月份的-34.2%和-21.1%,环比止跌回升。
  瑞银经济学家汪涛分析,这说明GDP增速在2008年4季度已经见底,季度环比增速已经开始反弹。尽管外需在未来几个月内预计仍将非常疲弱,但随着预期、贸易融资以及降低库存行为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正常化,出口将会企稳并将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拖累。
  同时在国内方面,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快速推进已经提振了信心、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支出,从而带来了企业订单和工业生产的一些早期反弹。
  中金公司研究部也认为,数据显示经济初步企稳,本轮危机最困难的时刻或已过去。并且,中金预计投资继续攀高,将带动工业增加值显著回暖至8.3%;CPI通缩减轻;1季度GDP同比增速将再创历史新低,但环比增速由去年4季度的0.3%可反弹至1.7%左右。
  信贷激增刺激作用滞后3到6个月
  不仅如此,中央之前密集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其效应才刚刚开始,还将持续发力。尤其是信贷的增长,或可在未来3到6个月内持续带动经济。
  数据显示,3月份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延续了前两个月的势头,大幅超过市场预期。其中票据贴现的比重也从前两月的45%下降至23%,大量贷款带动M2增长25.5%,比2月上升5个百分点。M1增长17%,比2月上升6.4个百分点。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M1与M2的差距缩小以及票据贴现比重下降,都说明与前期相比,目前流动性更多地进入实体经济。
  巴克莱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彭文生告诉本报,一季度的信贷增长主要跟政府主导的项目投入有关,政府为拉动经济而进行的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其融资需求引起银行贷款方量增长。另外,在政府鼓励下,银行放松了对企业的信贷。
  而这些进入实体经济领域的贷款,其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彭文生认为,信贷增长对经济的刺激会滞后3到6个月,其作用不可低估。此轮信贷增长是从去年11月开始的,由此,彭文生预计,今年年中乃至下半年,中国经济很大可能会复苏反弹。
  汪涛也认为,经济刺激政策,尤其是新增银行贷款的全面效果将在2009年2季度开始体现,届时年度化的GDP季度环比增速可能会超过12%.
  汪涛分析,信贷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意味着接下来的政府相关投资将大幅增长,未来数月经济的季度环比增速将强劲反弹。根据瑞银最近的实地调研,汪涛表示,目前存在着一个完美的组合:有着"投资饥饿症"和"软预算约束"的地方政府,有着良好资产负债表和充足流动性的银行,以及来自中央政府的指令。而这个组合在推动投资导向型增长时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贸易融资改善出口有望年内企稳
  此外,虽然今年的经济复苏不会由出口及相关投资增长带动,但出口却有可能在今年企稳。
  汪涛提醒,全球贸易和中国出口在过去几个月的暴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贸易融资冻结、并且国外经济面对极端不确定的环境而大规模降低存货所致。随着预期开始企稳,瑞银预计出口订单将在未来几个月反弹。事实上,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出口订单、以及中国的港口吞吐量,已经表现出改善的迹象。
  而在中金看来,出口会持续低迷一段时期,但不大可能恶化至1-2月的程度。根据3月份外贸数据,从目的地来看,3月份中国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出口降幅均有所缩窄。从产品来看,出口反弹最显著的乃是服装、鞋类、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反映了美国消费与房地产市场略有企稳,以及中国提高出口退税的影响。
  前期出口的大幅下跌反映了外需恶化和国外进口商贸易信贷紧缩的双重打击,而目前后者已经显著缓解。尽管短期内外需依然低迷,中金公司研究部认为,今年余下时间出口不大可能比1-2月更差。
  政策时滞过后开工订单可反弹
  不可否认,并非所有的经济数据都"温暖可人",钢铁产量和价格仍持续下跌、用电量下滑、私人投资依然疲弱。或许,这也是外界期待乃至传言中央将出台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的原因。
  但是,汪涛强调,经济刺激政策需要时间来反映到投资活动和订单的增长上。在政策发布和带来最终订单的实际开工建设之间,至少存在着4-5个月的时滞。尽管财政资金和配套的银行贷款已经迅速发放,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预计到2009年2季度才会显著增长。正是这个时滞,给价格、产出以及2009年3月底的用电量带来了下行压力,但也酝酿着接下来的上升增长。
  至此,我们可以相信,上述传言未必是真,或者说没有必要成真。至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11日透露称"中央确实在制订新的刺激经济方案","方案主要关注消费层面",分析认为,相关的准备工作并不代表即将出台政策。
  汪涛表示,中国由经济刺激政策引导的内需复苏已经开始,并且目前不需要额外的刺激政策。事实上,考虑到银行贷款的增速,下一步的政策需要控制信贷增速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以降低大规模资源错配、资产价格泡沫、危害银行体系等风险。
  观察应对短期内将是政策真空期
  而G20峰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答问时确曾表示,将根据经济形势制定新的应对方案。但中金指出,上周末温家宝总理的答记者问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都表明,短期内不大可能出台针对信贷和流动性的调控措施。
  上周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表示,"当前政策措施取得初步成效,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下一步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温家宝总理在泰国向记者介绍国内经济形势时说,"一季度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比预料的要好。"
  就上述言论,中金公司研究部认为,经济好转迹象使得近期出台新的额外刺激政策的必要性降低,但决策者考虑到经济反弹的基础未必稳固,也不大可能针对信贷和流动性,立即出台力度较大的调控措施,因此短期内将进入政策"真空期",即既不出台额外刺激,也不会大力调控,而是以观察数据为主。
  巴克莱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彭文生也表示,近期中央不大可能出台较大力度的调控措施,而是以观察为主。一方面是因为前期的刺激政策效果尚未完全体现,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对我国的影响不在掌握之中,需要谨慎应对。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