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表不再失真 股市与宏观经济关系发生变化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9年5月18日 16:07
晴雨表不再失真
股市运行与宏观经济关系发生革命性变化
1999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始终保持年均9%以上的速度,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国家财政实力和综合国力已不可同日而语。与此同时,宏观经济与股市运行的关系,也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553亿元,在世界排名第7,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而1999年4月沪深股市的总市值不足2万亿元,占上一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不到25%。
而到了200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0万亿元,跃居世界前3位。截至2009年5月18日,沪深股市市值达到18万亿元,证券化率超过60%,这还是股市经过一年多深幅调整后的数字。在2007年的9月,沪深股市的总市值一度超过上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资产证券化率达到100%。
近10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令人咋舌:外贸出口、汽车产业、房地产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并有力带动了钢铁、石油石化、建材、水泥、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扩大内需政策带动了旅游文化、物流零售等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兴国政策也使得许多高科技企业蓬勃发展;而改制后的商业银行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这期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功申得并高水平举办了奥运会,成功申得并稳步准备世博会,这些"国际参与"对我国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这10年中,我国经济发展支柱行业中的许多龙头企业相继登陆股市。这不但壮大了蓝筹公司队伍,有效改善了市场供需结构,而且使得股市运行与宏观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股市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1999年5月,沪深股市中市值前20名的股票中,陆家嘴、上海石化、四川长虹、深发展、马钢股份占据前5名,这5只股票总计市值2000亿元左右,占沪深股市总市值比例为10%左右。而到2009年5月,沪市单中国石油一只股票的总市值就达到2.4万亿元,占沪深股市总市值比例为超过13%。
在1999年前后,沪深股市容量小,市值低。再加上大量的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造成股价失真,市盈率虚高,长线投资资金难以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一批龙头企业,无法登陆股市,股市运行与宏观经济脱节,不能起到"晴雨表"作用。
从1999年4月到2005年4月,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翻番,但股票指数却基本原地踏步,投资者无法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股市的低迷还使得其最基本的融资功能逐步缺失,形成恶性循环。这期间虽有中国石化、招商银行、长江电力等大型企业上市,但对市场都造成较大冲击,上市后表现不佳,中国石化还长期跌破发行价。
中国股市发生重大制度性转折是在2005年5月。当月,中央政府果断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对长期困扰股市健康发展的痼疾动刀。至2006年底股改基本完成之后,各类投资者的利益开始得到统一,管理层长期培育的机构投资者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资金的不断入市使得股市有了更大的容量空间。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和宏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企业盈利提升,中国股市开始飞速发展。沪深两市总市值从2005年7月28日的3万亿元一路走高,到2007年9月7日的超过23万亿元,资产证券化率首次超过100%,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翻了7倍多。
这期间,一大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龙头企业进入,使得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更加紧,也使得投资者能够逐步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亚洲最挣钱的公司中国石油、工商银行,还有中国银行、中国神华、中国铝业、中煤能源等先后亮相,市场都笑脸相迎。
十年过后,沪深股市总市值排名发生根本改变,前20名蓝筹股全部易主。
进入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股市开始大幅回调。针对这一形势,从2008年底开始,我国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陆续出台并开始显现效果,沪深股市也实现企稳回升。
总之,近年来的中国股市,涨也好,跌也好,都已经跟从于宏观经济的变化,已从当年游离于实体经济之间的小小炮艇,发展成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的航母群,真正当担了国民经济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