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中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
瑞信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自4月下半月起中国经济活动有所疲软,而且这种趋势在5月份越来越明显。一些零售行业,如电子及百货店销售,看似已经减弱,因为原材料和电力消耗继续不振。
该行称,从调查访问中,该行感觉到经济虽然仍在复苏,但速度已经放慢,在一些行业甚至出现反复,这对期望出现V形复苏的运输和商品,影响将是负面的。
瑞信同时指出,虽然复苏速度可能不会像近期许多人希望的那么强劲,但中国经济仍受到全球资本的青睐,建议投资者不应过于悲观。
报告说,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额外的刺激计划,特别是促进消费的措施;二是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活动。该行认为,由于高流动性,住宅物业交易2009年下半年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具体到市场影响,瑞信断言,经过3月初以来的强劲上扬后,在投资者再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感到担忧的情况下,港股市场可能出现回调。
但瑞信将调整视作再度入场的良机。瑞信建议减持一些股价波动性较大的H股,如地产、原材料、交通运输和海运以及部分消费类股;瑞信预计,市场热点将转向走势滞后的电信、银行、保险和资本品类股。首选个股包括:中国移动(0941.HK)、工商银行(601398)(1398.HK)、建设银行(601939)(0939.HK)、中国铁建(601186)(1186.HK)、中国人寿(601628)(2628.HK)和中国平安(601318)(2318.HK)。
世行:断言中国经济复苏尚早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周三警告,在私人投资和消费进一步增长前,不宜对中国经济复苏抱过高热情。
杜大伟当天在北京说,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复苏的热情可能有些为时过早,因为在看到私人投资复苏之前,难以让人过度憧憬未来。
杜大伟称,中国实行经济刺激计划是正确的,但这只是用来稳定国内经济的临时之举。
杜大伟认为,短期内中国可以承受庞大的财政赤字,但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永久承受庞大的财政赤字,因此不能把刺激计划作为经济增长的来源。
杜大伟对中国减少依赖外需的政策表示赞许,认为中国不会重返出口驱动增长的老路。他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其他加速转变的政策建议,包括建议中国应谨慎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可首先提高存款利率上限,为外资银行开办更多分支机构提供便利,因为这可以创造就业。
但杜大伟并不认为中国有必要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