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下半年展望:收支压力继续增大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9年6月24日 15:21
二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在即,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在这场和危机对抗的上半场中,以财政政策为主体的双宽松刺激政策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但是,对于下半年财政政策能否"持续发力",目前存在不小的压力。
财政托底效用显著
在一季度成功筑底之后,来自统计局的信息显示,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快速下滑和见底之后的第三个阶段:企稳回升。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昨日发布的署名"郭同欣"的文章称,中国经济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止跌回升之势,预计今年第二季GDP同比增速可能接近8%,高于第一季的增长6.1%。
这一增速明显好于市场预期,此前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二季度GDP增速为7%。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昨日也发布报告,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值上调至7.4%。
各界认为,此轮经济筑底回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和扩大政府支出--去年中央政府提出了两年四万亿的投资计划,随后各地纷纷提出各自的刺激计划,总额超过24万亿元。
除了扩大政府支出之外,减税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另一项主要内容,除了为公众所关注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之外,今年财政部门还采取了大量的减税措施,包括增值税转型、从2008年8月以来连续七次调整出口退税率等。
投资可持续性存疑
但是积极财政政策也面临着可持续性的压力。根据财政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5月底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5620亿元,占全年预算数9080亿元的61.9%。
这一进度快于整体预算的拨付速度,也快于往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的拨付速度。而随着大部分投资已经下拨,一方面资金拨付的进度开始放慢,另外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央投资的发力空间有限。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4月30日,已累计下达中央政府公共投资5189亿元。这意味着5月份下拨的资金仅为431亿元,大大少于前几个月的拨付量。
王志浩认为,2010年将不太可能再次推出投资规模堪比2009年的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五个月财政收入同比下降6.7%,完成预算的40.9%,比去年同期减少1955.7亿元。
下一步主要是看地方政府层面的配套资金的跟进和项目的开工。但是地方政府的资金配套能力并不容乐观,审计署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中央政府已拨付资金的项目中,地方政府的资金配套率只有50%。
另外一方面,上半年的政府刺激方案并没有如预想般带动民间投资跟进。统计数据显示,包括外商投资在内的非公投资已经占据了全社会投资总额的75%以上。巴黎证券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对CBN记者表示,目前民间投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问题在于民间投资"无处可投"。
财政赤字压力大增
制约积极财政政策持续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债务风险。尽管从中央层面,中央政府的债务规模并不高,但是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的债务目前并无权威的统计数据,但是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今年4月份接受《半月谈》杂志采访时曾表示,根据有关参数对债务规模进行估算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地方债务总余额在4万亿元以上,约相当于2008年GDP的16.5%,财政收入的80.2%,地方财政收入的174.6%。
其中,直接债务超过3万亿元,约相当于GDP的12.9%,财政收入的62.7%,地方财政收入的136.4%。即使打个对折,也堪称数量惊人。世界银行最新一期的《中国经济季报》认为,2009年中国财政赤字很可能会大大高于预算,达到GDP的5%。
财政部的统计数据已经显示,1~5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22496.98亿元,完成预算的29.5%,比去年同期增加4887.17亿元,在收入同比下降6.7%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大涨27.8%。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对CBN记者表示,一方面由于财政收入无法完成基本上已成定局,另外一方面,今年出台了医改等诸多改革措施,导致支出规模又远远大于预算计划,此消彼长,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扩大已经成为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