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5月份进出口增逾48% 专家:美或借此做文章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10年6月12日 08:34

  导读:
  5月出口超预期 顺差重返200亿美元
  5月份进出口增逾48% 专家:美或借此做文章

  5月出口超预期 顺差重返200亿美元
  出口约50%的大幅增长,接近2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让外贸数据迅速成为5月宏观经济中的焦点。而这一数据,也与一外电报道的数据相当接近。
  海关总署昨日(6月10日)公布,5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439.9亿美元,同比增长48.5%。其中出口1317.6亿美元,同比增长48.5%,比上月加快18.1个百分点;进口1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3%,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
  "外贸数据全面超预期。"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波动剧烈,是今年以来进出口同比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出口延续上月强劲增长
  5月出口增长48.5%,创下自2007年3月来的新高。不过,对于基数效应减小的5月份来说,环比增幅更为业界看重。
  今年一季度,经过季节调整后的出口环比增长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减速。4月开始,又出现明显好转。5月环比增长10.9%,略低于4月的11.4%。在鲁政委看来,这两个月的出口环比大幅反弹,更可能是对前期下跌的补涨。
  1~5月,我国对所有主要市场的出口均保持较高增速: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总值1774.9亿美元,同比增长37.4%;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1386.8亿美元,同比增长28.2%。
  瑞银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主要发达经济体需求复苏强于预期,是推动中国出口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鲁政委认为,欧债危机的影响尚未显现,预计7~8月份,中国对欧元区出口将有所下滑,但这种下滑是可控的。
  我国对新兴市场的贸易再度表现出活力。前5月,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增幅高于整个出口的增幅,同比增幅57.5%,东盟也超过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贸易顺差达年内最高点
  出口增长,5月的进口环比却有0.9%的小幅下降。在5月整体进口同比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加工贸易进口增速反而反弹了3.3个百分点。
  "说明今年宏观调控用力过快、过猛,范围过大了。"鲁政委认为,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数据看,固定投资比去年有所减缓,出口存在不确定因素,消费无法出现快速增长。
  经历了3月份的逆差、4月份的小额顺差后,5月贸易顺差再度接近200亿美元,冲上年内最高点,暂时呈现V型走势。汪涛认为,出口增速将从三季度开始放缓,但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实际出口量的增长将继续快于进口,从而使得2010全年外贸顺差规模仍然可观。
  较大额顺差再度出现,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否加大?汪涛预计,人民币将在未来几周与美元脱钩,最初阶段将对美元小幅升值3%左右。

  5月份进出口增逾48% 专家:美或借此做文章
  针对中国出口在5月份超乎各界预期,出现大幅增长的现象,此间专家称主要源自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和美欧日补进库存,美国可能因此"做文章",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5月份中国出口1317.6亿美元,同比增长48.5%,较上月加快18.1个百分点。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伟文向中新社记者表示,5月份中国出口确实比较快,形势不错,但也不算太突兀,原因主要有二:一是2009年5月份中国出口出现不太正常的"掉头向下",导致基数较低;二是美欧日等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大量补进库存,将今年前四个月的对华月度平均进口增长率分别拉高约5个、4个和3个百分点。
  何伟文注意到,5月份当月,遭受国际贸易救济措施较多的中国钢材出口大幅增加,从前四个月的月均334万吨跃升至494万吨,电脑及相关外设出口亦提高了一成五,这一方面说明世界经济处于复苏阶段,另一方面则体现出中国商品竞争优势明显。
  这位专家认为,只凭单月贸易数据尚不能确定未来中国外贸走势。虽然美国和亚洲目前经济势头不错,但关键要看下半年欧债危机能否得到较快遏制,是否会扩散至实体经济。由于今年3月至5月中国外贸起伏很大,加之外部环境还需观察,所以还要保持相关政策稳定。
  何伟文对2010年中国外贸持谨慎乐观态度,他预计应能增长20%以上,这意味着将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日前,全球知名金融机构摩根大通在一份报告中亦认为今年中国外贸将不会如去年那样拖GDP后腿,可增长超过两成。
  相对今年前四个月的超高速增长,中国进口增速在5月份出现放缓,何伟文称这其中既包括数量因素亦有价格因素。他特别提到5月份中国原油进口显著放缓,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对中国贸易环境有利。
  对于势头丝毫不减的汽车进口,何伟文认为平均价格约4万美元的豪车对于中国经济来讲并不健康。统计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汽车进口31.9万辆,增幅高达1.7倍。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