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中原经济区打造中部经济增长极
文章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1年5月31日 16:25

    “建设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的中原经济区,是实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索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战略性课题。”5月23日,河南省长郭庚茂在郑州会见两岸媒体记者采访团时表示,当前河南上下正在着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使其成为中部经济增长极。

    中原经济区近年来利用中部崛起机遇,吸引了大量客商到此投资。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一大批原来在东部沿海投资设厂的台资、外资等陆续入驻河南。去年,中国重汽几十台自卸车进入台商在郑州投资的90亿元的大型高尔夫、跑马场施工工地。“中国重汽商用车销售部在得知台商在郑州投资后,第一时间争取与投资方合作,看中的就是中原经济区面临的发展机遇。”济南中国重汽总部新闻中心一负责人近日告诉《中国联合商报》。

  建成综合发展区

  中原经济区以河南为主体,辐射周边与河南相邻省份的部分城市,涵盖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省接壤区十三个地(县级)市。目前,总区域国土总面积97444平方公里,总人口5601.6万人,119个县(市、区)。

  今年1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河南调研时说,“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也象征着祖国的发展。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发展寄予厚望。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中原经济区,核心是要走一条“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就是始终把“三农”工作、特别是粮食生产摆到突出的位置,并顺应新的发展阶段要求,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

  “探索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努力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意义。”郭庚茂在5月23日概括建设中原经济区意义时表示,中原经济区是保障到国家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及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保证。

  中原经济区今年1月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规划明确提出,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后发优势突出

  “这里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拥有丰富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作为粮食主产区,河南农产品加工水平较高,加上区位、交通、文化优势明显,发展后劲很大。”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殿敏告诉《中国联合商报》,随着“十二五”发展方式的转变,东部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投资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中原经济区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滨海新区之后新的经济增长极。

  “从以往一些经济区的发展实际来看,许多经济区是以牺牲和削弱农业、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中原经济区却提出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而是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韩康在一次论坛上表示,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和条件十分显著,利用好将有利于丰富国家区域经济结构链。

  中原经济区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华文明史上,作为全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长达三千多年,沉淀了厚重的中原文化和人类文明。在韩康看来,中原经济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区位、资源、人力、潜力等各方面。

  中原地处华夏之中和全国国土中心地带,是国家东西交会、南北贯通的核心区,战略地位突出。同时这里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七分之一。河南是全国的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该区域人口达1亿多,是我国人口稠密和劳动力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

  矿产资源方面,单以中原经济区全部覆盖的河南省来说,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域,河南矿产资源有158种,探明储量的有八种居全国首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基础条件都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目前,河南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中西部首位,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和人力资源。同时这里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内需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活力和后劲增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梦奎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助于发挥市场的力量,打破行政界线,打破市场分割。

  探索新型城市化建设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原经济区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欧继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原经济区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比较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城镇化发展比较快,但城镇化水平却比全国低,面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和经济结构需要转型的问题。”欧继中向记者表示,长期以来,中原经济区所覆盖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滞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人均指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勤劳的中原人民并没有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据欧继中介绍,河南粮食产量曾连续10年全国第一,除解决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吃粮问题外,每年还向省外调出粮食300多亿斤,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但河南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为全国做了贡献,但农民增收还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广大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期盼很强烈,这就需要有外部的支持。”欧继中说道。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也曾表示,中原经济区的构想,旨在为“三农”问题解决、新型城市化建设探索路径,一定不能走牺牲农业、粮食、环境等牺牲老百姓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老路子。

  业内人士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使城镇向农村延伸、农村向城镇靠近,是解决这些矛盾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链接

      财政部力挺中原经济区建设

  5月24日,财政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备忘录签字仪式在京举行。在签字仪式之前的坐谈会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这次省部签署共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备忘录,是财政部贯彻落实中央建设中原经济区决策部署,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他指出,河南是中国的缩影,建设中原经济区将为国家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发展提供范例。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过程中,我们省部之间应加强合作,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财政部将会从财政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给予河南更多支持。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向财政部长期以来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根据签署的备忘录,双方将从加快建设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建设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加强农业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有效工作机制等八个方面着手建设。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