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7月1日起 河南156家新农合市级医院实施跨区直补
文章来源:大河网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1年6月28日 10:20

 再过两天,河南省参保新农合的农民,去全省156家新农合市级医院看病,出院时就可以直接报销新农合直补,再不用拿着交费单、病例复印件等跑回到所在统筹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审核报销了。

    昨日,省卫生厅召开会议,宣布7月1日全省全面启动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跨区域即时结报工作。这是继去年12月20日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跨区域直接报销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医疗改革举措。

    据记者了解,这156家市级医院占了全省市级医院的70%左右,至此,包括所有的省级医院,全省共有206家省市医院实现了新农合直接报销。

    好消息

    全省160家医院加盟新农合跨区直补

    据悉,此次全省实施跨区直补的医院共有160家。其中,新农合市级定点医院156家(目前全省共有220家不跨区域的新农合市级定点医院),新农合县级定点医院4家。6月30日起,各统筹地区开始办理转诊转院手续,7月1日全面启动实施跨区域即时结报工作。

    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表示,全面推行新农合跨区域即时结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既是深化医改的迫切要求,也是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成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南省将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实现新农合县级定点医院跨区直补,让全省7000多万农民实现看病“一卡通”。

    据悉,此次提前实施跨区直补的4家县级定点医院,有3家在郑州市,分别是郑州市金水总医院、惠济区人民医院、惠济区中医肿瘤医院。河南省卫生厅农卫处处长王耀平说,目前全省各地市在郑务工的农民工朋友较多,他们的就医需求非常大,这3家县级定点医院提前开通跨区直补,可让他们在就近就医的同时,大大降低费用。

    真便民

    全面电子转诊

    出院立即直补

    据介绍,从6月30日起,参合人员到统筹地区外即时结报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全部实行电子转诊。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核实其参合身份后,在县级新农合信息系统中录入转诊详细信息并上传到省新农合信息系统,同时打印统一格式的电子转诊单。

    参合人员凭电子转诊单或电子转诊信息,到转入的定点医疗机构办理入院手续。出院时电子转诊单由定点医疗机构存档备查,参合人员到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补偿专用窗口结清个人自付部分医疗费用,新农合补偿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并由参合人员或其家属在住院收费收据或发票上签字。

    在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的实行省平台集中结算;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的,在参合人员所在统筹地区新农合业务平台按县级补偿标准结算。

    参合人员对定点医疗机构补偿的金额有异议时,可在补偿后15个工作日内向所在统筹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提出复审申请。

    划责任

    新农合遇冒名顶替

    损失接诊医院承担

    对于当年出生随参合母亲享受新农合补偿的计划内分娩婴儿,统筹地区经办机构应认真核对其母亲参合身份及计划生育证明后方可转诊。

    参合人员确因急危重症或在外务工、居住等原因无法进行正常转诊的,定点医疗机构应主动告知并协助其联系所在统筹地区经办机构,在入院后3个工作日内办理电子转诊,不需补办纸质转诊单据。

    定点医疗机构要认真甄别并核实参合人员身份,必要时可拍摄其影像资料,上传至统筹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核实。凡因冒名顶替在定点医疗机构结报造成新农合基金损失的,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

    对意外伤害等需要对致病原因进行核查的,各种因素造成患者身份难以核实的,以及因信息系统故障等造成难以在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的,定点医疗机构应主动联系其所在统筹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说明情况,并将参合人员住院费用信息经省监管平台传送至统筹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由参合人员全额结算医疗费用,持住院收费票据及相关病历回所在统筹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按规定进行补偿。

    怎样保障这项民生工程顺利开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专家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严肃处理违规行为。统筹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不得擅自索要其他病历资料,不得无故拖延或擅自减少垫付款的资金结算。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