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我省新举措建设中原经济区 抓农兴商带农民致富
文章来源:河南经济网    添加人:hnqyjjxy    添加时间:2011年7月14日 08:48
     省社科界组织专家深入学习讨论、省文化系统要抓好“三个字”做好四件事、省文艺界要邀请各个类别的文艺家来中原经济区采风……连日来,我省社科界、文化界、文艺界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和卢展工书记“6·30”讲话精神,他们结合行业实际,纷纷推出新举措,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省社科界】 制定政策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

  昨天上午,省社科联组织省会社科界举行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来自省委党校、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单位的20位专家纷纷发言,畅谈学习体会,尤其是对讲话中提出的新观点、新提法、新概括,进行了深入学习讨论。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把我们当亲人这个新的提法。这与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一脉相承的,是完全一致的。”河南大学马列主义学院副教授孙俊杰说,这种表达更加贴近群众,把群众当亲人一样看待,更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说明我们党认识到了自己的地位,我们来源于群众,我们和群众是鱼水关系,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那么我们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孙俊杰提出,这就要求领导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人民的利益,要切实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同样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河南一亿人民的利益,要制定切实的措施,让他们提高经济待遇,让他们得到切实的实惠,一切为群众着想,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中原经济区才能建设得更好。

    【省文化厅】抓好“三个字”做好“四件事”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和卢展工书记“6·30”讲话在省文化厅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省文化厅副厅长崔为工说,文化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一致表示,胡总书记和卢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这对于进一步动员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合文化系统实际,今后我们要抓好‘三个字’做好‘四件事’,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崔为工说,三个字分别是“学”、“转”、“做”。抓好“学”,就是在全省文化系统以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深入细致地学习,自觉把文化工作融入我省工作之中。抓好“转”,就要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找准文化工作服务“十二五”规划实施、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抓好“做”,就是要通过有效运作,把工作思路变成工作规划、把工作规划变成具体的项目、把项目变成实实在在的效果,努力推动文化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崔为工说,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华夏历史文明;繁荣文艺创作,丰富文化活动,引领社会精神追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省文艺界】举行“三进京、三请来”活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对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阐述,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要求在前进道路上,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6月30日,卢展工书记的讲话,回顾了我们党的光辉历程,要求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昨天,省文联主席马国强说,他们将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把讲话精神落实到文联各项工作中去。

  具体来说,一是要积极组织引导广大作家艺术家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践,从中汲取素材,创作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中原文化精神内核、反映“三平”精神、“四种”河南人和卢书记在北京“两会”期间新提出的“包容宽厚、忍辱负重、自尊自强、能拼会赢”河南人形象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二是要加强文艺交流,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马国强透露,今年他们将着力抓好“三进京、三请来”活动,“三进京”即举办“中原风”河南优秀书画摄影作品进京展;“中原风”——河南曲艺专场演出;在京召开河南作家长篇小说主题研讨会。

  “三请来”即邀请全国著名作家来中原经济区采风,感受中原、书写中原;邀请全国著名摄影家来中原采风,用镜头记录中原、讴歌中原;邀请全国著名戏剧评论家来我省,对中原戏剧家群体进行集中研讨和宣传推介。

  “通过这些活动,集中宣传展示我省文化发展繁荣和文化强省建设的成果,提升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马国强说。

      ■ 基层干部谈“七一”讲话精神

  西平县县委书记张金泉:

  带领三万多党员建设好“豫南粮仓”

  “三夏”刚刚过去,有“豫南粮仓”美誉的西平县再获丰收。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学习领会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方面,西平县全体党员有哪些心得和体会呢?结合本地实际,西平又将如何把“七一”讲话精神用到实处?7月5日,东方今报记者和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记者来到西平县,专访了西平县县委书记张金泉。

  ●学习重在结合地方实际

  张金泉的办公桌上,一份刊发“七一”讲话的人民日报上,已被用笔标注得密密麻麻。“总书记的讲话,站得高、看得远,内涵丰富,回顾了党的历史,指出了党目前存在的问题,又展望了美好未来,催人警醒,鼓舞人心。”张金泉说。

  7月1日当天,张金泉带领县领导班子成员,收听收看了总书记讲话。“学习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与实际工作结合”,张金泉表示,必须结合西平的实际,突出加快经济建设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以“一县三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争做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锋队。

     ●抓农兴商带农民齐致富

  如何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运用到西平的实际发展当中,并结合得更好,这是张金泉和全体西平县党员正在思考的一道难题。

  张金泉说,西平是豫南产粮大县,在稳定粮食增产、稳产的基础上,西平县更把精力着重放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上,目前,全县的无公害瓜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7万亩,已培育了一批特色乡镇、特色种植大户。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要带领全县人民建设好家园,不发展经济,就难以实现目标。”张金泉说,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他体会到,只有让农民富了,整个西平才能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除此之外,谈别的都是枉然。●民意为重坚持关注民声

  眼下,西平县特别关注民声,而这一点,正好契合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张金泉说,他们在网上开通了“民意快线”,接受全县百姓监督。仅上半年,他们就在网上发布了4000条网民关心的信息。而张金泉本人,也曾多次和网民在网上直接对话,自己直接回复百姓帖子1000多条。

  “做得好的,我们会坚持,老百姓不欢迎的,我们坚决改掉。”张金泉说,体会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西平县委县政府将带领全县3万多名党员,依靠全县百姓把“豫南粮仓”建设好。

  特别提醒:对张金泉专访的相关内容,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将于近期在《播报河南》栏目播出,敬请读者朋友收看。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