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郑州经济社会半年间:政府效能提升促都市区建设提速
文章来源:中原网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1年8月15日 09:07

 

    在郑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监控室大屏幕上,“绿、黄、红”三色灯不断跳动着,清晰生动地告诉人们申办事项的办理进度。这套国内先进的审批软件流程,让申办人员在家轻点鼠标就可看到项目办理进度。 中心还在全市率先推行首席代表制,推出“一站式服务”,为重大项目开设绿色通道,最多可为办事人节约120天审批报批时间。

    而谈及联审联批制度,河南保绿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峰感触颇深。项目在高新区一落户,区管委会就专门成立指挥部,抽调专职人员,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每周一次的项目现场协调会,多部门联合会诊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题。正是有了这种快捷高效的服务,保绿能源500兆瓦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顺利实现当年筹划,当年开建,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

    看似简单的两件事,折射出我市公职人员为民服务理念的巨大变化。

    目前,我市不少公务人员坚持24小时不关手机,把加班加点当成常态,微笑接待来访者,力求不断提高办事效率,竭尽全力为群众提供高品质服务。

    中原经济区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大潮蓄势待发。实现这一创举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困难、一重又一重问题,考验我们的能力、智慧和勇气。

    建设郑州都市区,关键在做,以重做铸重心。重做,关键在求实、根本在求效,效能转化优势、优势促进发展。

    省委书记卢展工曾说:“低效率也是腐败!”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能的举措,如遍吹绿城的春风,让郑州的发展环境焕然一新——

    项目审批,变“串联”为 “并联”,让审批程序化繁为简,集中受理,极大地节约了审批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目前全市所有审批事项都要进办事大厅或上联审联批会议,确保审批事项在最短时间内办理完毕。联审联批像一架“调速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使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审批时间缩短了50%以上。

    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周例会推动重大项目落实。去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建立了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周例会制度。市主要领导每周例行“坐镇”,全市重大项目进展情况一一“过堂”,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一“会诊”,并指定市政府督查室根据会议决策事项建立督促协调机制,对重大项目问题解决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督查。

    领导身先士卒,让第一时间到现场成为无声命令。去年以来,无论是在供水管网爆裂事故现场,还是在大雨滂沱的积水易发路段,总能见到市领导心急火燎指挥抢修的身影。这些务实为民的行动,胜过千万道动员令。如今,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突发事件现场,尽力排除险情解决难题,已经成为全市许多干部的自觉行动。

    限时办结,全程服务,在提升效率中强化为民意识。在试行首问负责制的基础上,职能部门对于企业和群众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请办事项,有求必应,当天办结;当天不结,上门服务;三天不结,报告市府;逾期不结,责任追究。

    日询问切实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由专人每天通过电话、邮件、传真等形式,对热点、难点和重点事项的承办单位、经办人进行问询,在第一时间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反馈最新进展情况。日询问,让重大事项落实天天纳入各责任单位的领导、责任人的心中和手上,切实加快工作的落实。

    以周报、月报、季报为抓手,事事有回音,事事落实见底。通过周报、月报和季报的相互关联、转换,从而达到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目标,最终确保季度、年度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定期的评优评差、评快评慢机制,推动机关效能建设。由市发改委、重点项目办、市政府督查室根据评比细则,每月(季、半年)对全市各机关单位落实重大项目决策、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行综合测评。同时对于连续被评差的单位,由效能办启动问责机制。评优评差、评快评慢机制就是一个“铁面包公”,机关单位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服务效能低下和行政缺位、越位、错位等问题大大减少。

    此外,三具两基一抓手、两转两提、首问负责、第一时间到现场等关键词已成为所有公务员的座右铭和警示录,并且入人心,践于行。

    效率提高、效能提升的背后,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型政府建设带来的,是郑州投资、发展环境的优化;随之而来的,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蓬勃开局,是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伟大征程的胜利起航。

    发展在提速,服务无止境!

    经济发展与政府效能提升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原经济区恢弘起航,郑州都市区灿然开局,也“倒逼”着各级政府和公务人员继续改进作风,继续求实求效,继续提升服务,继续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