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在郑州亲切接见了第六届中博会“转型跨越中部崛起”中部六省巡回采访团,并介绍了河南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参加第六届中博会的筹备情况。
郭庚茂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巡回采访团的到来表示欢迎。郭庚茂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河南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是由温饱不足省份发展成为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二是由传统农业大省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及群众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四是由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成为有影响的文化大省,尤其是根亲文化在海内外影响较大。这些变化标志着河南和中部其他省份一样,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河南作为中国的缩影,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务艰巨等方面。当前,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变化,河南和其他中部省份一样,有利因素和条件在上升,不利因素和条件在减少,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正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我们应当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实现跨越。
就大家关注的中原经济区建设,郭庚茂说,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优势独特、经济相联的经济区域,是对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多年探索形成的正确发展思路和举措的集成概括,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深化。目前,中原经济区已经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主要基于四个方面考虑:一是着眼于破解 “三化”协调发展这一全国性的战略课题;二是着眼于解决中原地区如何和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目标;三是着眼于完善全国空间发展布局,促进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是着眼于传承华夏文明和创新现代文化,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原经济区的主题主线是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建设中原经济区,要着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以伏牛山地生态区、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太行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横跨东西的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和纵贯南北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四区两带”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等“三大格局”。我们相信,通过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对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有重大促进作用,而且对中西部兄弟省份也会起到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
就即将在山西太原举行的第六届中博会,郭庚茂说,中博会已经成为中部六省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有效举措。我们将把这次中博会作为向山西和中部其他省份学习的机会,作为经贸交流、经济合作的平台,精心谋划筹备,争取多签约一些项目,我们对参加这次中博会充满期待。相信本届中博会一定能够为中部崛起助力,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副省长徐济超参加接见。
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中部六省26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接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