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至8日,由农业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1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将在驻马店市举行。这座城市,又一次以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崭新姿态,吸引世人的目光。
1998年至今,驻马店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3届全国“农洽会”,极大地促进了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快了中西部对外开放的步伐,展示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显著成就。
今天,驻马店人正以更加高涨的热情迎接新一届盛会,要让这一“国字号”盛会更加熠熠生辉!
搭建平台
全国“农洽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驻马店人深感自豪的同时,也感到责任感增强,压力增大。
压力来自荣誉和鼓励:今年初,全国“农洽会”被农业部和中国贸促会评为全国优秀农业会展;农业部对全国农业方面展会进行清理整顿,在省辖市一级唯独保留全国“农洽会”,并作为常态性会议继续在驻马店举办。驻马店人强烈感受到全国“农洽会”的分量,倍加珍惜。
驻马店市委书记马正跃说:“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平台来支撑、推动、提升。对驻马店来说,全国‘农洽会’已成为‘金字招牌’,成为驻马店加快发展、对外开放、扩大影响、展示形象的平台。”
为打造好这个平台,驻马店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办会服务水平。根据今年“农洽会”规模的需要,驻马店市将会展中心精心划分为省外展团及国家级农产品知名企业展区、省辖市代表团形象展区、本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展区等5个展区。与往年不同的是,由于美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4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该市又首次在会展中心设立国际展区。
今年的盛会呈现范围广、层次高、企业多、港澳台宾客及外商多的喜人局面。目前,已落实省外参会企业3000多家,其中全国500强企业42家、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77家,预计将有120多个代表团、5600多家企业、1万多名客商参会。
用好平台
借助“农洽会”这一平台,驻马店市瞄准全国600多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力争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打造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围绕拉长优势产业链条招商引资,致力培育壮大驻马店未来主导产业。经过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努力,把驻马店打造成“一城两区四基地”:即覆盖全市城乡的新型城镇体系,现代农业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农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化工生物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基地,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经济增长板块。
年年承办“农洽会”,让驻马店人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全市上下拼搏进取、干事创业,对外合作、发展共赢的意识日益强烈。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已签约市外项目351个,总投资614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2个,总投资506亿元;对接洽谈项目191个,总投资435亿元。
通过承办“农洽会”,驻马店人逐渐认识到,项目必须集中布局、产业必须集中发展、资源必须集约利用、功能必须集约构建。一句话,只有发展和壮大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的集聚效应才能进一步发挥,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才会进一步增强。
目前,驻马店已建成12个产业集聚区,每个集聚区都各具特色,成为驻马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截至今年7月,全市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874.4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27.9亿元,标准化厂房投资43.5亿元,工业项目投资702.7亿元,累计入驻企业1086家。
给力平台
与往届相比,本届“农洽会”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相当“给力”。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河南省省长郭庚茂担任组委会名誉主任,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等多次听取汇报,对筹备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农业部今年首次在郑州召开全国筹备工作会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会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省政府先后召开省直20个厅局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和全省筹备工作动员会,为全国“农洽会”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今年的农洽会更加突出农产品加工业这个主题,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三化”进程具有示范引导意义。除继续开展项目洽谈签约、产品展示及贸易、科研成果转化、参展产品评奖外,大会将新增加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活动,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和专家学者,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探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途径、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等问题,将进一步提升办会的层次和水平。
会前,各地、各部门提前洽谈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共达成有合作意向项目2000多个,签约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00多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0多个,10亿元以上项目60多个。30家国内知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报名参加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发布活动,拟发布最新科研成果200多项。共有12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农产品评奖活动,参评产品263个,集中展示我国农业发展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