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中部:“万亿时代”审视“崛起障碍”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1年10月19日 15:07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全国前三季度共实现GDP总值320692亿元、同比增长9.4%,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其中,中部地区在整个国家经济版图中依旧表现抢眼,伴随带动作用凸显,中部六省GDP于今年底跨进“万亿时代”也渐成事实。

  据最新统计显示,2010年,由山西、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六省构成的中部板块,以“中部崛起开好局”为契机,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全国26.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9.7%的GDP,位居全国四大板块次席,“中国腰板”持续给力。

      受访本报的相关学者认为,中部“万亿时代”的到来将是中部崛起新阶段的开始。但崛起并非一蹴而就,依旧任重道远。如何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形成“抱团”发展,是中部真正实现崛起的关键。

  “万亿时代”审视“崛起障碍”

  中部,因地处“承东启西、接南进北”的中原腹地,被普遍比喻为“中国腰板”。然而,由于中部经济长期滞后的发展态势,中部“腰板”的称谓还仅限于地理概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东部沿海地区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里,中部地区因种种因素叠加影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特别是在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先后获得“政策红利”谋划跨越发展时,中部却因缺少政策支持、产业同质严重、各自分散发展等问题让“中部腰板”出现了“塌陷”。

  鉴于此,国务院于2004年首次明确中部崛起战略,开始了全国谋划中部崛起的漫漫“征途”,中部经济也开始“止跌回升”,自2004年至今,中部GDP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长期维持在20%左右,且增量保持稳定增长。

  “中部地区GDP迎来‘万亿时代’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阶段。”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陈秀山对本报记者表示,但崛起并非一蹴而就,崛起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陈秀山认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高效流动,而中部地区因为种种客观条件制约,还不足以真正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

  “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努力才能形成类似环渤海、长三角发达的公路、铁路网络。”陈秀山强调,交通运输是解决要素流动的基本支撑,而交通劣势正是中西部地区共同面临的首要制约条件。

  因此,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建设“一个枢纽”也被作为中部各省的共识写入中部崛起规划。据记者了解,依托中部六大城市群打造便捷完善的交通网络也在各省“十二五”交通专项规划中被重点明确。

  此外,对于其他影响中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制约条件,陈秀山指出,我国当前长期存在的资源定价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至今未被完全打破,这无疑是除基础设施滞后之外,制约中西部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中部各省,单纯依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利好不足以支撑其真正崛起。”陈秀山强调,GDP进入“万亿时代”对于中部而言是发展机遇,也应该是其审视当前制约中部崛起诸多障碍的关键时期。

  破除体制障碍和政策壁垒

  自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十余个区域发展规划,各界普遍将其视为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均衡、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举措,而已向区域一体化高速迈进的环渤海、长三角等区域增长极的大好形势无疑为中西部地区的未来发展明确了方向。

  按照中部崛起规划的有关要求,当前中部正在加速形成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等六大区域增长极,而六省依托城市集群的专项发展规划也已落地。

  “实现中部各省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是推进中部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江西省社科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麻智辉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中部崛起规划将中部视为整体,布局各项任务目标,但中部六省还未根本改变“各自为政、分散发展”的局面。

  麻智辉认为,按照当前中部各省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中部经济总量居后的江西省迈进“万亿俱乐部”,中部地区需要适时拉开全面合作的序幕。

  谋求全面深入合作也是中部各省的共同愿望,9月底举行的中部论坛太原会议便向外界传递了“已成功走出‘塌陷’困境的中部地区,应在转型跨越历史起点上共谋全面合作”的共同呼吁。

  “特别是在中部迎来‘万亿时代’之际,各省需要重点寻求全面合作,整合区域资源并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格局。”湖南省社科院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史永铭对本报记者强调,这将有助于改变中部当前产业同质竞争严重的现状。而寻求合作需要破除各种体制障碍和政策壁垒,有效保障要素输出与输入地权益,最终扭转中部与东部的发展不平衡局面。

  据记者了解,对于当前中部行政分割严重、产业同质性强、区域协调性差、区域间的竞争与冲突明显多于合作的区域分散现状,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近日对外公开透露,未来五年,国家将抓紧制定具有明显中部特色、有一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含金量较高的政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届时,当前惠及东北振兴和西部大开发的诸多利好新政有望延伸至中部地区,推动中部板块进一步向一体化发展。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